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

    海水污染加剧、放任过度捕捞、炸鱼毒鱼频发

    “万山渔场”正在消失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9日 04版)
    CFP

        “珠江口水质污染严重,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的渔业生态系统正在不断恶化!”从刚刚闭幕的珠海市“两会”到正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省“两会”,南中国海上正在消失的“万山渔场”不约而同地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珠海是珠江口有名的“百岛之市”,拥有海洋面积6135平方公里。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域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渔类有200多种,贝类50多种,藻类20多种,是广东省重点渔场和幼鱼幼虾保护区,又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珠海市海洋渔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万山渔场”在渔业人口、渔船吨位和机器马力平均产量三项指标上,均创造了全国海洋渔业的高产纪录,单条渔船日捕鱼1600担、一张渔网日捕鱼3200担的全国最高纪录均产生于万山群岛。珠海市政协委员刘志强告诉记者,曾经水清鱼肥的“万山渔场”如今早已风光不再。近年来,随着珠江流域沿岸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受工业源污染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以及渔民过度捕捞的影响,珠江口万山海域的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鱼类、贝类品种已濒临灭绝。

        在卓泰豪、李伟峰等人大代表看来,“万山渔场”的加速消失,除了近海水质污染加剧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管理部门对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放任自流,渔民普遍采用的电鱼作业和网眼太密的渔船拖网作业方式,对海洋鱼类形成了“大小通吃”的严峻局面。更加严重的是,近年来,万山海域炸鱼、毒鱼事件时有发生,这种造成海洋生物“断子绝孙”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鱼类的繁殖生态,造成渔业资源越来越贫乏。记者在珠海部分城区的农贸市场看到,由于鱼类市场缺乏监管,有些水产摊档出售的海鱼只有拇指般大小,大量狮头鱼苗长不足3厘米,凤尾鱼只有4厘米、小沙鱼不足10厘米。

        “保护海洋鱼类生态必须强化立法,要加强海面捕捞监管和市场流通的执法力度,特别要严禁过度捕捞和恶意滥捕,严厉打击‘电、炸、毒’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违法取沙,属于幼小鱼苗的要严控上市!”珠海市人大代表王玲在呼吁加大海洋资源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海洋与渔业资源环境监测与执法的同时,还建议在万山海域建设海洋精品休闲旅游区和垂钓区,在更广阔的海域内,采取增殖放流鱼贝虾和建设人工鱼礁等方式,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的修复与保护,禁止拖网、围网、刺网等渔船渔具作业。(本报记者 杨连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