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8日 星期一

    三亚78岁老人自建文博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8日 09版)

        在海南省三亚市港门村东一路二巷有栋六层小楼特别显眼:褐色的火山石做成雅致的门框,一副暗红色的木质对联挂在旁边,上面写着:门外斜阳户外海,窗前流水枕前书。大门两侧两只土色的陶鼓增添了不少雅趣。

        这栋别致的小楼有个好听的名字:恬退居,但它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港门村社区居民文博馆。文博馆里陈列着1300多件三亚不同时期的文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契据、政法、军事、海防、兵器、民俗、书信、告示等11类。

        “这些东西都是我50多年来一点一点从民间收集而来。2003年开始我就打算自己筹办一个社区文博馆,把这些宝贝免费向市民展出,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三亚的历史文化。在家人支持下,2012年5月这个社区居民文博馆终于建成开放。”小楼的主人蔡明康介绍说。

        蔡明康今年78岁,海南乐东人,长期株守三亚文坛,曾任三亚市文联主席。蔡明康的女儿蔡葩说:“父亲数十年如一日收藏民间史物珍品,一纸田契、一封书信、一份抗战时期的花名册他都视为珍宝。记忆里,父亲只要一拿到稿费、奖金就去农村收集藏品,‘买破烂’成了家里一大开销。这些看似寻常的物品,父亲都朝夕揣摩,一件一件去挖掘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形成文字,还对物品进行归类、编号。文博馆里一有人来参观,父亲就乐此不疲地详细讲解,完全忘了自己已是78岁高龄。”

        在文博馆一楼近200平方米的展厅,记者看到,沿着墙壁摆了一溜儿展柜,仔细一数足足32个。里面陈列着五花八门的文物:崖州的三寸金莲、木屐,海螺号角,五代百年槟榔灰缸,同治时期的过继合同书,孙中山中华民国纪念币,崖州港门炮台火药缸……其中珍藏的冯白驹“琼崖处在全国解放前夜”讲话稿,记录了海南岛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几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真迹。国民政府崖县的“征收田赋通知单”,是国民党当时在崖县的最后一张“征粮”文告,见证了国民党溃遁台湾前寅吃卯粮、国库亏空的狼狈状况。一封国民党“军嫂”的家书不仅抒发了对亲人的相思与眷恋之情,同时反映了民国时期苏北地区物价高涨的经济形势……这些物品对于追寻中国及三亚历史的踪迹极具文化历史价值。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蔡明康递给记者他写的两本书:《三亚史物今存》和《三亚民间书契寻真》。《三亚史物今存》挑选了蔡明康收藏的一百多件文物,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每一件藏品的由来及所展现的历史故事。

        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苏表示,三亚市已将蔡明康的文博馆列入2013年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扶持,用于维护、扩建文博馆,让那些珍贵的史料和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