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5日 星期五

    走基层大型采访(31)

    十八大精神到山乡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5日 01版)

        “十八大精神到山乡,咱满怀信心奔小康。勤劳致富当能手,和谐社会做栋梁……”寒冬时节,辽宁省朝阳县古山子乡东五家子村的文化室里,常常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大妈宣传队”的演员们相当投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节目《十八大精神到山乡》博得一阵阵叫好声。

        61岁的张福文大妈告诉记者:“我们‘大妈宣传队’的任务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还有责任把十八大精神送到千家万户。”

        五家子村党支部书记袁信江对记者说:“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是小康社会不是坐在炕头等来的,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那怎样动员村民都来参加小康社会建设呢?我们想到了这支‘大妈宣传队’。”

        “‘大妈宣传队’成立于2006年。这之前,为了让大伙儿有个找乐的地方,村里的几个文艺骨干牵头成立了秧歌队。由于扭秧歌受季节限制,到了冬天,村里上了些岁数的妇女就靠串门子唠嗑打发时间。看到老姐妹们闲得慌,我就琢磨着组建个文艺演出队。”村妇联主任宫凤云告诉记者,“这个主意一出,立即得到了妇女们的拥护和村党支部的支持。就这样,一支由20多名大妈组成的文艺演出队成立了,还取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康怡文艺演出队,寓意身体康健,精神怡然。”

        宫凤云指着正在舞台下忙活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他叫宫凤祥,退休前是文化站长,现在是演出队的导演,像群口快板、三句半、说唱表演等文艺节目,都是他编排的,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演出,特别受村民欢迎。”

        现在,“大妈演出队”已增加到40多人。袁信江告诉记者:“在村部演完后,我们还准备在春节前夕,组织她们到各个自然屯演出呢。”

        (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通讯员 刘丽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