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又该更换新挂历了。挂历由皇历、日历、年画逐步演变而来,既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也是历书与年画相结合的艺术品。
早在4000多年前的西周,我国就出现了古阴阳历。唐代永贞年间,人们在历书的空白处记录一天发生的大事和月令、节气等,形成了挂历的雏形。宋朝时出现了年画,明朝在年画下边印年月历的形式,已经与现代的挂历十分接近。到了清朝,彩印套色年画问世,年画上部三分之二的画面与下部三分之一的日期和节令,正式确定了挂历的形式。这种形式发展到民国时期,产生了风靡一时的月份牌。
挂历在我国真正风行,是20世纪80年代。那时,挂历是新年送礼的首选礼品,成为绝大多数家庭每年必不可少的室内装饰品。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挂历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挂历一般是12张或13张,但也有不少是6张、4张或1张的。在各式各样的挂历中,尤以长方形最多。有些美术出版社经常印制一些特大号挂历,要比普通挂历面积大二至三倍,也有一些印刷单位印制一些袖珍挂历,现在也可以当成不错的藏品。挂历的题材丰富多彩,风光名胜、名车佳宅、影视明星、中西绘画、花鸟鱼虫、名花珍禽等,无不包含其中。作为记载岁月的艺术档案,挂历不仅是历史见证,也同时反映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如1990年亚运会,1997年香港回归等重大事件,在挂历中都有反映。
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出后,挂历走进了收藏品市场。许多精品老挂历,都因为其极高的艺术价值而成了藏家们追寻的对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目前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旧挂历收藏市场。在这些市场上,20世纪40年代出品的印有美女头像和商品的广告月份牌挂历,目前的成交价在每本400元以上。“文革”时期印有《白毛女》、《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剧照的挂历,也受到收藏界的热捧。
收藏挂历,可以将书法、名画、风景、花卉、盆景、宠物、邮票、钱币等专题细分,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题材作为收藏方向。另外,每逢国家大型庆典、部门重大事件等,通常要制若干数量的纪念挂历。这些挂历往往有名人题词和单位介绍,且设计精美,具有与众不同的观赏性。
近几年国画题材的挂历大多采用仿真宣纸印刷,再装入古色古香的画筒里,简直可与原件相媲美。笔者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挂历,如《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名画》,《唐伯虎画选》,《清代宫廷画家郞世宁画选》,以及吴昌硕、吴湖帆、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谢稚枊、黄宾虹、吴冠中等名人名作挂历等,都极具观赏性和文化品位。特别是我收藏的《大宋遗珍》挂历,影印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南宫、蔡襄“宋四家”的书法墨宝,纸墨风情令人爱不释手。我还藏有2000年千禧庚辰龙年《黔江十二景》挂历,12幅国画图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黔江小南海、酉阳大酉洞桃花源、龚滩古镇、龙潭古镇、石柱西沱古镇云梯街、彭水乌江画廊、黔江阿蓬江、秀山洪安古镇洪茶渡口等原黔江地区的风光名胜和人文景观,也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