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这一重要论述,既总结了十年来的实践经验,也对我国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战略取向。
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汲取了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综合反映了当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在发展目标、发展方法、发展类型、发展模式等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在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社会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当今世界,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应对全球化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也无法破解诸多发展难题,各国都在对传统发展思路和行为进行反思。作为一种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使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确保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新理念,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这一重要论述,顺应时代潮流,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维护国家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是对话与合作。科学发展观倡导和平发展,提倡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各国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既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无经验可循,无捷径可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了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一直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抵御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能力不断加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了机遇、取得了主动。
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满足人民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要求不仅经济要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协调性,要求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注重协调和均衡,并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不仅要实现当前的发展,还要保证长远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在发展中注重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较好地化解了各种制约我国发展的因素,顺利推动了我国的发展,确保了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
科学发展观充分运用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党的十六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各级各类两个大局,从而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了出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认真领会这一论述的深刻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切实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将其作为战略思想来学习,作为政治信仰来坚守,作为行为准则来把握,作为党性来衡量。当前,改革日益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复杂性、艰巨性更大,更加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内涵特征的认识,不断增进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来谋划发展大计,指导工作实践,检验工作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过程,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改进领导方法、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执政举措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愿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励和督促广大干部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创造扎扎实实的政绩;要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打开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上,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转化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要求,真正使这一根本指导方针在具体工作中落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开花结果。
(执笔人:赵明仁、郭丹、刘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