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1日 星期一

    历史碎片的重构

    ——观艺术家戚彧的作品有感

    熊元义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21日   14 版)

        认识艺术家戚彧多年,常常为他的艺术才华所惊叹,尤其是他近些年创作出的一系列“皈元”瓷符综合装置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戚彧的瓷符作品创作不是遵循陶瓷艺术已有的存在方式,而是把陶瓷元素从传统陶瓷艺术的有机构成里独立出来,并以碎裂的符号形式重构一个充满生机的崭新世界。也就是说,这种艺术创作不是修复旧的世界,而是创造新的世界;不是陶瓷瓷片的图案拼接,而是有所指向并自然浑成的艺术创造。

        戚彧生活和成长在父辈耀眼的光环中,这既为他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必然成为他艺术创新的包袱。重蹈老路似乎难以走出前人的光环,而另辟蹊径又会面临诸多挑战。在“继承维新”和“集成创新”的焦虑中,戚彧没有墨守成规,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在决裂和重塑中尽力创造一个生生不息的崭新世界。从泥土到烧制成瓷,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在这个再造的过程中,瓷龟裂成大小不一的碎片。在这成千上万的碎片中,重组这些碎片就是一个新生的过程。戚彧在这种结构、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中不但深谙变则通的宇宙法则,而且尽情触摸并打开那未知世界,追求自由创造。

        中国当代历史出现了一种碎片化的倾向。这种历史碎片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历史的碎片和整体的联系。不少艺术家在这种历史的碎片化中看不到历史的碎片和整体的联系,而是孤立地看待这种历史的“碎片”。而在戚彧所重构的艺术世界里,那些历史的碎片没有完全丧失独特之处,而是以独特的个性融入这个新的世界中。在这个新的艺术世界里,历史不是一堆碎片,而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在这个有序的艺术整体里,那些没有泯灭个性的历史碎片与新的世界形成了打碎与重构的和谐,具有强烈的张力。这种矛盾与张力既是新与旧的矛盾与冲突,也是旧与新的转化过程。这既是对旧的世界的批判和超越,也是对新的世界的寻找与重构。戚彧没有割裂时间与空间的辩证联系,而是在创作中不但连接了新旧两个世界,更呈现了旧的消失与新的诞生的历史过程,具有强烈的历史感。

        其实,人类历史就是在这种打碎与重构中发展的。个人自由是与这种历史的碎片化同步的。当历史碎片化时,不少艺术家往往只关注个人命运的变化,而不关注个人所属的共同体的根本改变。这些艺术家强调了选择的自由,但却忽视了人在自由选择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即人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的确,人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这种自由选择却是有价值高下分别的。而戚彧则强调了个人自由选择与社会责任的辩证统一。这条艺术创新道路应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希望所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