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1日 星期一

    南宁开展“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

    “建设文艺村 培养文艺户”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21日   09 版)

        “来,让美术大师指导指导你。”有记者向正在奋笔作画的农民画家姜可道打趣说。“哎呀,他画的比我还要好啊……”满头银发的广西美协领导哈哈大笑接过话题。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广西南宁市横县校椅镇青桐文艺村举办的一个小型画展上。

        在横县,像青桐这样的文艺村就有8个,同时活跃着十几支文艺队伍,比如六景的民乐队、云表镇邓圩山歌队等,他们经常到各地巡演,在当地小有名气。

        “建设文艺村、培养文艺户”,这是南宁市开展“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各县区和各协会组织了17个文艺队伍,召募了4000多名文艺志愿者下乡服务。“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经费被纳入财政预算,最近又纳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考评体系。目前,南宁已完成了50个文艺村100个文艺户的创建工作,在全市102个乡镇中有62个乡镇已经成立了乡镇文联,达到了61%,并且这62个乡镇的文联主席全部由党委委员兼任,党管文艺又有了新的方式。

        在建设“千家万户文艺惠民工程”过程中,南宁市注重把它与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来确保鲜明的地域特色;把它与重大的节庆文化相结合,以确保工程的实施有平台;把它与党建示范村与文明村相结合,以确保工程活动有内容。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青桐村的麒麟舞代代有人跳、邓圩的山歌代代有人唱、壮剧代代有人演。

        一批文艺品牌被打造出来。中国文联为马山县授予“会鼓之乡”、为长塘镇授予“中国壮族巴蕉香火龙之乡”称号。雁江镇古老的民间艺术“佛手莲花舞”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刘 昆 本报通讯员 罗勋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