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1日 星期一

    走基层·“善行河北”新风景 ②

    “用的良心油,唱响诚信歌”

    ——保定市“油条哥”刘洪安的故事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21日   04 版)
    刘洪安(左)和助手一起炸油条。孙鹏摄

        “平凡一个人,普通一口锅,用的良心油,唱响诚信歌。”这个人就是被广大网民亲切称为“油条哥”的保定市早餐店经营者刘洪安。

        1月18日早上7点,记者来到了保定市银杏路,刘洪安的刘家豆腐脑小吃店已经开始忙碌起来。门口等待买早点的顾客已经有二十多人。刘洪安正在修理豆浆机。“有个零件坏了,得赶快修好,顾客还等着呢。”他蹲在地上边修边说。

        2012年春节期间,刘洪安从电视上了解到,反复用油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由此,刘洪安改变了以往几天换一次油的做法,开始使用一级大豆色拉油炸油条,而且每天换一次油。他还打出了“关注健康,做良心早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牌子。每天要倒掉两公斤油,经营成本增加了,但慕名来买“良心油条”的人也越来越多,早餐店每天盈利比原来还多了四分之一。

        去年6月,刘洪安受邀参加了2012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并与国家部委领导同台发言,观众将雷鸣般的掌声送给了这位朴实的河北小伙儿。他还被评为“2012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在鲜花和掌声中,刘洪安表白心声:“人不能昧着良心贪图眼前小利,如果让顾客吃出毛病来,那和图财害命有什么区别?”

        目前,刘家豆腐脑小吃店正在扩大经营规模,准备再开一家分店。早点品种也由以前的4样增加到8样,继“良心油条”后又推出了“良心包子”。刘洪安“凭良心做事、靠诚信赚钱”的经营理念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他的引领下,保定市成立了“良心油条联盟”,目前已有80余家商户加入。

        “油条哥”刘洪安的事迹,在河北省引起连锁反应,产生了众多诚信经营的“馒头哥”“豆腐姐”“蔬菜嫂”。一年来,全省共发现和评出各种类型的“平民英雄”“身边好人”6000多个。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孙 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