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6日 星期三

    人才故事

    康玉生:守护盘金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6日 15版)
    康玉生在向徒弟传授织毯技法

        “要问这盘金宫毯有多珍贵?过去皇上用它时都绕着走不舍得踩,生怕磨损金线。”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北京文博会现场,79岁的康玉生坐在编织机前,亲自给记者演示盘金毯织造技法。这位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宫毯织造技艺项目传承人,北京宫毯行业最高荣誉获得者,全国唯一全面掌握盘金毯编织技艺的人。

     

        织架上的这块盘金毯名为《心平气和》,刚刚完成了六分之一。“织盘金毯,要把一两黄金捶打成金箔,再手工将金箔缠到纱线上,才可以织作。金箔线编织要靠手上的感觉,无法通过机械操作。”康玉生指间走线若飞,金线和丝线盘根错节,正反面看不到任何扣结和线头。

     

        作为“皇家技艺”,宫毯以纯粹的手工编织、细腻的质地和丰富艳丽的吉祥图案声名远播。盘金毯更是宫毯中的精品,正面盘金,背面盘丝,金镶丝缠,富丽堂皇。“织盘金毯难就难在要先盘后、再盘前,一个栓扣一个栓扣地打,每平方英尺纵横交错经线和纬线各120道,织好一平方英尺就要打上14000多个结,道数越多,毯子密度越大,质地越有弹性。”康玉生有些惋惜地说,“这种盘金毯一度失传,从民国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织过了。”

     

        2008年,宫毯技艺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国务院将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过程中,康玉生和他所在的北京市地毯五厂功不可没。

     

        十年前的一天,康玉生接到了工艺行业协会发给厂里的通知,要复制当时已经没人会织的“盘金毯”。在故宫博物院的配合下,康玉生第一次亲眼见到从未对外展示的乾隆年间莲花牡丹纹盘金毯,以及栽绒盘金银线玉堂富贵壁毯这两件馆藏珍品。从2003年开始投入研究,到2005年第一块盘金毯织出来,康玉生带着徒弟,反复论证,多次试织,终于让传统的盘金毯工艺起死回生。

     

        随着康玉生带人织造的盘金毯《九龙图》问世,并获得北京市珍品荣誉和西湖博览会“百花杯”金奖,宫毯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九龙图》原品和复制品均被买家以昂贵的价格收藏,宫毯行业似乎看到了希望。

     

        “光有希望也是不行的,目前整个地毯五厂从事宫毯技艺的就只剩下7个人。做宫毯是个苦差事,城里人不愿意干,只好从山东、河北等地农村招学徒。”康玉生介绍,目前的地毯五厂,实际上已经是北京唯一一家地毯厂,近年来老艺人陆续退休,而年轻人却招不上来,员工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500多人,变成现在的不到30人。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是存在于传统手工艺行业的通病。康玉生指着墙上展出的两张盘金挂毯说,即使是40平方厘米的小毯子,也要织上一两个月,稍微大一点的盘金毯光金线成本就要几万元。工艺繁杂、制作耗时、原材料昂贵、资金周转难无疑困扰着这个行业,但康玉生真正担心的还是后继乏人。

     

        谈话间,康大师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从事了一辈子织毯工作,使他的双眼因为过度疲劳而常常干涩酸痛。如今,虽然已经退休十多年了,他始终坚持每周去厂里指导织造,还在家里架起了一张木脊梁,每天依旧织上个把小时,艺不离手。

     

        让康玉生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把过去仅靠口口相传的织毯技法用文字完整记载下来,总结出挂毯技艺上的压、挤、垫、钉、剔、楔、倒、润八种技法,这些已经成为厂里的操作规范。(本报记者 王海磬 本报通讯员 孙宏阳)

     

        人物小传

     

        康玉生,汉族,籍贯北京,1947年出生,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