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5日 星期二

    小小团队真有能耐

    ——华中科技大学学子智助中小企业创新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5日 06版)

        2012年7月至9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Focus团队15名本科生以小分队的形式,分批深入湖北省荆门市3家中小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8个技术创新项目,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搭建起大学生智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大舞台。

     

    两天缩短到一秒

     

        以前,大学生到企业实习,被企业当成一种打扰和负担。“走马观花”的实习对企业没有任何帮助。可Focus团队不一样,他们解决了荆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

     

        中集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公司生产的球罐主要用于储存和运输石化产品。过去,对球罐外形的测量采用实测手算的方法,计算一个球罐所有的参数需要两天时间,耗时又耗力。而Focus团队为企业研发的“球罐球皮精准下料样板计算软件”,将原本的两天缩短到一秒,而且计算出的外形数据更准确,大大提高了球罐的生产效率和精度。

     

        当初,企业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这个一直未解决的难题交给Focus团队的3名学生——郑世娇、甘健、江海霞。

     

        一接到任务,3人立刻忙碌起来,每天工作16个小时。建数据模型、编写代码、构建软件系统,只用了短短10天,他们就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2012年9月,由Focus团队研发的这款软件已实际应用到中集宏图的球罐生产当中。

     

    实践产生真效益

     

        Focus团队初进企业时,久历商海的老总们并没把这帮大学生当回事儿,交给他们的都是车间的一些机械性重复工作。队长朱钦淼带着队员们多次找企业负责人沟通,希望能提供一些生产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攻关实践。

     

        中集宏图、楚大机电、新宇机电3家企业被学生们的责任心和闯劲打动,先后拿出了8个课题。各个项目小组开始奋斗在研发一线,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就向学院和实验室的老师、学长们求助,向企业员工请教。

     

        两个月下来,队员们分组承担的项目全部完成,6项成果当即获得应用,还有2项在企业改进后也已应用。他们为楚大机电公司完成的“LD-8S全自动数控制瓶机平行开关模的改进”项目,现在已加工成样机;为新宇机电公司完成的“激振力调节指示牌的成本方案优化”项目,每年可为公司节约20万元左右。

     

        楚大机电总经理邓家辉说,目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极为迫切,短板就在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引进人才成本高,Focus团队这种实践很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

     

        队长朱钦淼感叹:“以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多为拿奖,成果并没有应用到实践中,浪费了创造力和社会资源。我们通过深入中小企业,将创新和实践结合,产生了真实效益。”

     

    校企合作互赢互利

     

        “我们需要这样的大学生实践。明年暑假,你们一定要再来!”2012年8月31日,Focus团队结束实习,离开荆门时,邓家辉诚挚地向他们发出邀请。

     

        对于Focus团队成功的创新实践活动,华科校长李培根认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是学生的工程实践,也是大学创新教育的实践。这样的社会实践对增强大学与企业的互信、教育与社会的互信有积极作用。

     

        通过这次实践,Focus团队认识到校企合作的好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型企业需要科技创新,如果能有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深入这些企业做研发,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也能让我们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

     

        今年1月7日,Focus团队促使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与荆门市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将结合荆门高新区的技术创新需求,充分发挥华科的科研力量,更好地为荆门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本报通讯员 周前进 粟晓丽  本报记者 夏 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