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雾霾仍未散去。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这次雾霾天气,范围之大,污染之重,持续时间之长,多年罕见。
“毒雾”锁城,我们除了做好防护,还需要改变些什么?
PM2.5超极值:企业生产方式应该怎样调整?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一家国际环保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年增长7%,全年煤炭消费总量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40%以上。“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燃煤机组装机容量还将增长,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仍将增加。”北京大学教授潘小川说,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空气环境质量改善。
因此,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是降低PM2.5的必由之路。“企业是PM2.5的主要制造者,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就是要‘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所长王毅武认为。
“区域性污染”:环境治理模式如何适应新要求?
此次大范围雾霾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区域性污染”,一地很难“独善其身”。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此前河北等地雾霾天气已持续一周,12日一早,北京部分地区天还是蓝的,中午转为南风,浓雾立刻弥漫全城。
“基于空气污染的开放性传染性混合性,治理起来必须区域协同作战。”马军认为,对华北地区而言,需要京津冀以及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等省区市协作,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控制。
“毒雾”当前:生活方式需要哪些改变?
空气污染,多数人也承担着责任。据北京市公布的数据,四分之一的PM2.5是“输入性”的,四分之三则是北京地区“自产”的汽车尾气、燃煤排放、工业企业排放、工地扬尘、农业焚烧秸秆等。
“毒雾”面前,付出了代价的我们都应反省,哪些生活习惯增加了“环境负荷”:乱扔垃圾,无视垃圾分类,贪图方便用塑料袋、一次性物品,焚烧树叶、秸秆……
“如果每个人都能理智消费,实现绿色出行、绿色生活,就会为环境的清新怡人作出一份贡献。”一家国际环保机构的专家周嵘说。
王毅武说,一个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必须对形形色色的污染说“不”。
(据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王海鹰、傅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