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2日 星期六

    今年为何没有“大年三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2日   03 版)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记者陈海波 实习生张紫薇)翻开2013年日历,发现今年的腊月没有“大年三十”,只有二十九。对此,北京天文馆研究员王玉民指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国的农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制定的,历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与以太阳运行规律为参照的公历不同,农历的大小月没有固定的变化周期,不存在规律性的交错排列现象。“公历每年的12月为大月,但农历每年的12月不一定就是大月,虽然公众对农历的12月总有‘大年三十’的印象。”

        王玉民解释,当太阳、月球、地球连成一线,且月球处于中间时,就是农历的每个月的初一,也即“朔”,两个朔之间的天数就是农历一个月的长度,称一个“朔望月”。“因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当月球离地球较远时,运行速度较慢,离得近时速度较快。月球的运动忽快忽慢,因此,日、月运行重合的时间就不固定,两个朔之间就没有一个固定周期,时长时短。”

        “一个朔望月最长约为29天19小时,最短约为29天6小时,平均为29.5306天。为了方便,历法上将农历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29天,但由于平均月长稍多于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要稍多于小月。”王玉民说。

        据王玉民推算统计,从1980年到2030年,这50年里,腊月出现小月,即没有“大年三十”的情况有19年,概率为38%。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