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2日 星期六

    热心读者殷殷寄语本报

    2013年光明日报更精彩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2日   09 版)
    青藏铁路旁牧民正在放羊。 本报记者 马列摄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12年,本报无论是“十八大”主题、“走转改”活动的宣传,还是典型人物、社会热点的报道,都推出了一篇篇精品力作和一块块特色鲜明的版面,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认可。兰州大学的王兴东在来稿中说,《光明日报》在读者心目中实现了一次堪称彻底的华丽转身。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在新的一年里,不少热心读者对本报寄予厚望,纷纷来信来稿表达心声,希望本报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更加关注民生、贴近基层,增加服务性信息。本刊荟萃其中的一些意见建议集中刊出,也欢迎更多的读者为本报发展出谋划策。

     

    期待:改文风言之有物

     

        传统纸媒的文风重点表现在所刊载新闻报道和文章作品的篇幅长短、词语运用、思想内涵和编排形式等方面。作为《光明日报》的忠实读者,希望《光明日报》在改文风中增强可读性,顺应受众需要。

     

        首先是新闻报道要力求“短平快”,言简意赅,言之有物,人云亦云的“假长空”报道尽量简报、少报或不报。像《走基层·干部手记》《基层心声》等亲和性、指导性强的专栏和报道应保留。其次是时评要“短实新”。适当扩大时政评论版面,丰富言论内容,畅通言论渠道,激活“百家”之言,要坚持政治思想性与服务引导性的统一,理据充实,具有针对性,语言犀利,简洁明快,褒奖分明,一针见血,力戒不咸不淡、不痛不痒。仅有《光明时评》《光明论坛》《光明述评》等几个专栏和相对固定的时评作者是不够的。第三是编排形式要新颖。由于受时政类报道的严肃性影响,有的版面显得保守古板,缺少鲜活生机和“灿烂笑容”。因此,应在版面制作方面,追求美感和艺术性、趣味性,注重图文并茂和背景链接,提升关注度,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黑龙江大庆读者 王树军

     

    盼望:抓热点民生优先

     

        《光明日报》在过去的一年里,关注民生,贴近基层,服务百姓,深受广大群众拥戴和欢迎。希望贵报在2013年,更加关注民生,更加贴近基层,更加服务百姓。

     

        一是有关百姓出行及交通安全的话题。交通安全重点在于“人”,难点在于“规”。建议关注各级政府官员的出行作风,及时报道各级政府如何切实改变官员出行封路清道、前呼后拥、警车开道、百姓回避等风气的情况。对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的酒驾、醉驾,各级执法部门是如何既文明执法,又严格执法的,推出了哪些有力措施,这些都是可以报道的话题。新年又有新的道路交通法规正式实施,报纸要加大宣传,强化驾驶员、行人交通法规意识,自觉遵守各种交通安全法规,使我们的道路更加顺畅、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二是对问题食品、药品和安全隐患加强曝光。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通过对问题食品、药品和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合法、有效、正当的曝光,使信息公开透明,使百姓享有知情权,有利于各级职能部门对问题食品、药品和安全隐患企业的查处,也使这些企业在舆论监督中得到改进,同时对其他没有问题和安全隐患的企业是个警示和促进,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河南西峡读者 任红旗

     

    呼吁:重科普提升服务

     

        《雅趣》《智慧》《新知》是我最喜欢的三个版面。《雅趣》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智慧》富有启发性和实用性;《新知》给我们提供科学前沿信息。

     

        鉴于我国民众的科学素养总的来说还比较低,科普书刊又存在一些问题,希望《新知》版充分发挥优势,在提供科学尖端信息的同时,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多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正确的科学知识,弥补当前科普工作之不足。另外,《国际新闻》的“以正视听”栏目针对某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对我国的歪曲报道或戴着有色眼镜导致的偏见,发表了不少好文章,驳斥污蔑、揭穿谎言、澄清误解、披露真相;《文化观察》的小栏目《观者有心》,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及时批评文化领域的不良现象,匡正时弊一针见血。像这类栏目希望坚持办好。此外,有些文章语法文字方面的毛病还时有发现,读者难以判断是原文如此还是编辑校对不够细心,有损国家级大报的良好形象,希望切实提高编校质量。上海读者 徐型

     

    建议:塑品牌版式创新

     

        《光明日报》在保留其独特个性的前提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着版面视觉改革,如《光影天地》《人文地理》《时尚彩虹》《美术视界》等版面,集中体现了报纸的编排艺术,让读者耳目一新。但报纸的版式设计不能就版式论版式,应开阔眼界,关注时代流行和时尚,增强艺术修养和对时尚的敏感度,把握设计规律,使报纸版式紧跟时代步伐。

     

        从现代人的读报思维来看,在标题处理上,横题的易读性比竖题的要大;在编排方式上,装饰平实、图片醒目、文字疏朗的版面易读性比图片一般、文字密集的版面要大。因此,希望报纸在增强稿件可读性的基础上,导入易读性的概念,让稿件更容易吸引读者。从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分析,希望能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拓宽读者阅读渠道,使《光明日报》拥有更多的读者。同时,还要意识到大采编、大营销、大策划的整合营销时代已然来临,报纸也需要像其他商品一样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内蒙古化德读者 郝凤雄

     

    希望:强特色充实内容

     

        新的一年里,希望《光明日报》更加注重对社会热点、敏感时事、群体事件的讨论,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反映读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此外,希望加强与网友的互动,在网上开设便于网友联系的平台或栏目,让网友能加入其中,七嘴八舌来论时事、谈心声、说问题。这样,也将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和阅读《光明日报》。

     

        河南许昌读者 洪卫中

     

        《光明日报》版面大气,审校细致,文笔细腻优美,新闻报道及时敏锐,图片视觉美,连续报道有优势,学术版面知识丰富、深邃,这些特色希望在新的一年更加突出。同时,标题书法能再多一点,更增添文化味;国际新闻适当增加背景链接,增多一句话新闻。

     

        山东胶州读者 杜声武

     

        作为面向各条战线上知识分子的《光明日报》,应该为广大青年、各界青年知识分子提供一个服务、学习、倾诉心声的平台,为各界青年知识分子展现风采提供“阵地”和舞台。因此,建议《光明日报》开办一个面向青年知识分子、青年学生、青年干部和青年军人等群体的专版或专栏,以凝聚和鼓舞更多更广大的青年群体,践行主流媒体的政治和社会责任。 

     

        黑龙江鸡西读者 王玥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