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的灯修好啦!没想到前段时间刚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为学校的办事速度赞一个!”在厦门理工学院最近的校报上,名为“理工小青年”这样说。厦门理工学院特意在校报上开辟了《耳闻目睹》栏目,有“我感谢”“我反馈”“我建议”等学生直抒胸臆的话语。这样一个举措,让厦门理工学院的学子在寒冬里,心里暖暖的。
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一直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注重从社会实践、生活琐事等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精神信仰,以“母亲”般的关怀全方位呵护学生成长成才,让每个学生心里充满爱的阳光和雨露。
25万字记录的是师德
记者随手翻开厦门理工学院老师杨数雄的工作日志,立即被感动了:仅一个学期,她与学生单独谈话次数达到158次,进学生宿舍关心学生53次,进课堂关心学生上课62次,向专任老师了解学生情况45次,与学生家长联系39次……这一串数字,是一位老师数字化的师德记录。
据统计,目前在厦门理工学院,像杨数雄这样写下厚厚一叠“师德录”的辅导员有100多名,尽管有的老师已结婚生子,他们依然在忙碌中坚持每周住校3天以上,连20多位初为人母的老师也不曾例外。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每位辅导员撰写了上千篇工作日志,平均每人累计记录下的文字超过25万字。
为让高标准师德内化为政工干部工作行动法则,厦门理工学院还专门制订了《厦门理工学院辅导员工作提纲》,要求辅导员每日要做工作日志,明确规定并量化了辅导员每周进宿舍与学生“谈心”、与学生家长联系、每月召开学生大会的交流次数。
点点滴滴体现的是关爱
一路走来,厦门理工学院一直致力于用真情关爱温暖学生成长。学生要考研,学校领导亲自带领政工队伍做深入调研,想方设法为考研学生提供教室,组织任课教师“开小灶”。
面对内心敏感易自卑的学生,学校特别强调要从心开始,用真爱解决学生困难,让学生身心健康,心态阳光。学生崔贺因为幼年得了脑瘫,需要家人在身边陪护。因此,从她报到的第一天起,学校就给予了“特别关爱”——专门腾出单间宿舍给她们姐妹俩,并为她姐姐找了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有的老师甚至主动开车带崔贺姐妹俩到海边看风景。
这种真情“母亲式”关怀,更对学生个性和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深远影响。艺术系学生王运伟在突然遭遇灾难——失去父亲后,还能顽强振作起来;07物流管理1班就有8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985”“211”高校,圆自己的“研究生”梦。
像培养自己孩子似的培养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这是厦门理工学院坚定的信念,也正是这种信念培养了如此之多的人才。校友林宣勋还记得,1984年面对厦门理工学院前身——鹭大的首届毕业生“质量”如何,社会认不认可等问题,鹭大外语系当即向社会承诺“如果毕业生质量有问题,可以退回我系重读”。
而今,这种像母亲一样对学生极度负责的态度已成为厦门理工学院的传统,每个踏入学校的学生都能立刻感受到这种关怀。学校针对因生活和学习环境改变难以适应的新生开展了“大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新生角色转变与适应大学生活”“大学无草稿——新生学涯规划”等系列讲座,用鲜活实例讲解大学新生活。
“课堂上有老师们的辛勤汗水,他们为我们将来踏入社会引导了道路,给我们目标;校园里有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它们为我们的学校生活创造了优美的环境,给我们舒适;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创新创业园,它们为我们打造了实现梦想的平台,给我们希望……母校给予我们的这一切,我们定将努力学习,不辜负母校对我们的期望。”厦门理工学院商学系学生陈思琦的话说出了众多厦门理工学院学子的心声。(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唐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