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2012年旅游创新高,2013年将采取更多措施推动旅游业发展,规划在三年内将游客人数从现在每年的350万人提高到每年的500万人。
2012年,全球经济危机、中东动荡,尤其是加沙的火箭弹几十年来首次威胁到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但这些并未阻止以色列旅游业在中东一枝独秀。去年,以游客达350万人,收入90多亿美元,年增4%,其中美国游客61万人,俄罗斯游客59万人,年增20%。以旅游部长斯塔斯表示,旅游业是以提升经济和就业的重要支柱,平均每36名游客就能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带来6万美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旅游已成为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游客都是“大使”。近年来,巴以暴力冲突不断,以方在加沙实施的“人盾”策略在巴勒斯坦造成较大的平民伤亡,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以色列国际形象受损,处境孤立。以色列越来越倚重公共外交,媒体和网络来改善形象,旅游自然而然地成为以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
中国谚语“百闻不如一见”已成为以旅游部的口号。媒体上的以色列几乎成为爆炸和袭击的“同义词”,人们不禁要问:在以色列旅游安全吗?而游客的亲身经历是最好的回答,他们感受圣地名不虚传,城镇美丽、环境安全、人民友好。旅游业在逐步改变外界对以的偏见,政府更加大力支持旅游。统计数据表明,以现有340家旅馆47900间客房,旺季供不应求。去年旅游投资共3亿美元,旅游部资助达8000万美元,是补贴最多的一年。旅馆增多,直接压低旅游价格,吸引更多游客。景点补贴主要在红海旅游胜地埃拉特,扩建滑冰场、鲨鱼馆等。
2012年11月加沙战火后,以旅游部拨款1000万美元支持南部旅游业,扶植加沙周边40公里的旅游培训、咨询和小型旅游公司,发展旷野沙漠游等特色旅游,还资助南部手机公司旅游服务网络,扶植南部旅游迅速恢复。旅游部去年海外广告花费1000万美元,集中在美、俄和欧洲等游客排名前列的国家。旅游部去年底还拨款170万美元发起“邀请朋友”活动,发明信片邀亲友到以度假,一个月就发放了11万张明信片。
以色列极为重视以中关系,中国已成为以重要的旅游市场。旅游部2012年7月开通了中文网站,第一周浏览者就超过300万人,去年访以的中国游客达2万人,年增31%,潜力巨大。以外交部国际合作发展中心去年为中国举办了10期培训班,培训了192名学员,在华举办讲习班29场。以政府还决定从今年起,每年给中国250个奖学金名额,总金额为1000万美元。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本报特拉维夫1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