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次的岁末联席会议。
用成都市青羊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李泽亚的话说,这“已经不自觉地成为我们共同的期待”。 李泽亚话语中的“我们”是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还有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教育同仁。
2008年5月,中国教科院与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建了中国教科院杭州下城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此后,先后与成都市青羊区、大连市金州新区、深圳市南山区、宁波市鄞州区、宁波市北仑区、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开启了自下而上式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道路。
当然,参会的还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地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他们怀着同样的渴望,在这个平台上,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与方向上,明晰“改什么”、“如何改”,明确“做什么”、“怎样做”。
不谋而合:综合改革实验区应运而生
“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志于教育改革的有识之士不在少数,但由呐喊转到真正成功,迈出这一步的就少之又少。”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局长陆利明深有感触,长期形成的教育模式已根深蒂固,社会的一些不理解、教师的一些不情愿、家长的一些不放心,都会成为教育改革的绊脚石。
但每一个清醒的教育人会有着共同的认识: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到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改革始终是主旋律。
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特点。一方面,表层问题已较好解决或者有了解决的方案,但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满足不同群体的诉求难以用简单的方法应对,必须走综合改革的道路。这就要求统筹协调方方面面的力量,协同推进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经费投入制度等的改革,把教育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政府作为教育管理的主体,行政区层级过高,地理空间、教育总量会很大,改革效果不可预期;行政区层级过低,无法有效统筹本区域人财物等关键要素,改革很难顺利推进,区县可能是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理想区划。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表示,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为进一步发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中国教科院形成了开展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设想。
“我们需要专家以他们丰富的资源、成熟的学术体系,为我们设计一条先进性与可操作性并举的通往成功之路。”与此同时,地方教育改革的期盼不言自明。
设想得到七区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认同,中国教科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应运而生。
专家常驻:提供实时、全方位的指导
王鑫、刘光余、李铁安、韩立福、孟万金、王新波,他们是中国教科院驻各个实验区专家组的一员。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就是在实验区度过的。
这也正是专家常驻机制的体现。中国教科院向各实验区派驻高素质专家工作组,作为科研力量的前沿部队,参与实验区建设的全过程,提供实时的、全方位的业务咨询和指导。与此同时,专家工作组通过与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直接沟通、通过参加领导班子办公会、参与重要政策咨询论证等多种形式,为实验区教育决策建言献策。
教育究竟走什么样的道路?究竟走向哪里?教育的道路究竟如何走?究竟如何走得更好?这是关乎教育事业的命脉,也是区域教育发展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
三年前,袁振国院长在对金州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刻分析和前瞻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开放,国际融合”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不仅为金州新区教育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也是金州新区教育实践的方法论和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
“区域教育观念思想得到更新,发展规划得到完善,实践成果不断丰盈,实践品质不断提升。”大连金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秦淑华这样评价。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具有周期长的特点,更需要有预见,有预测。不能想做什么不做什么,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以课题引领,以实验区核心发展任务为重点,以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为实验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各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发展模式。
杭州下城的“高位均衡、轻负高质”模式,打造出区域教育生态理论、再生性集团化办学模式等一系列教育品牌;成都青羊的“城乡统筹、质量领先”模式,通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教育质量监测等创新发展项目,推进教育发展向“深度”拓展和“广度”延伸;大连金州新区的“多元开放、国际融合”模式,以“交流合作、融合共生”为原则多渠道开展的教育国际化实践;深圳南山的“追求卓越、对话世界”模式,创建了卓越教育文化体系,培养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卓越型教育队伍;宁波鄞州的“高位提升、惠及全民”模式,绘制了区域、学校、个体三级幸福教育蓝图;重庆九龙坡的“以生为本、优质均衡”模式,全面实施“品质课堂、卓越学校、现代教育”三大发展战略,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宁波北仑的“项目引领、区域突破”模式,大力开展特色高中建设、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水平监测等项目,不断加快区域教育现代化步伐。
作为中国教科院建立的首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杭州下城实验区将于今年五月份完成五年合作计划。谈及未来的实验区建设工作,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沈凯波表示,与中国教科院合力打造的“高位均衡、轻负高质”下城模式,开启了院区合作、协同推进、生成智慧的发展格局。我们期待把这一成果巩固、深化并发展下去。
无疑,这种合作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独具新意的一笔,民间的智慧、创造将得到发现、肯定、推广,它们也将构成中国教育不可缺失的篇章。(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