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09日 星期三

    在美丽中国诗意栖居

    孙金波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09日   12 版)

        “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演绎出来的哲学命题,也是中西哲人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所滋生的美好理想。这一理想表明:自然环境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对“诗意栖居”的追寻,既是人类重新寻求生存根基、重建价值信念的过程,也昭示着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然而,现实的生态状况一度隔断了朝向理想的通路,诗意栖居的“他者”正在承受不能承受的破坏。当此之时,我们党科学汲取东西方生态智慧,在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突出地位,并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呼声,这使诗意地栖居真正具有了可能性。

     

    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的原初表达

     

        人,从一开始便打量着、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作为“他者”的自然界。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人类的生存冲动构成了已有社会历史的恒久原动力,推动人类不断汲取自然资源、按照自身意志改变着大自然的本来面貌。伴随着这种改变,农业、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人,真切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尽管远古时代的主要命题都围绕着“生存”“汲取”展开,但古圣先贤也意识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并萌发出了许多生态智慧。那是“诗意栖居”原初的朴素表达,中西哲人都曾对此有所阐发。

     

        中国古代哲人的生态智慧最为深邃,集中体现为视宇宙万物与人自身为一体的、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理念。

     

        《周易》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反对浪费和破坏资源、倡导把天地万物与人类道德紧密联系等思想,都反映出先民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把自然纳入视域进行考量。例如,《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表达。

     

        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如孟子强调“天”与“人”相通的特性,要求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直接表达了人对待自然应该有的态度。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的朴质本性,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之伴生的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诗意”情怀。

     

        西方古代哲学中也有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表现为整体性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往往把整个自然界视为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生命体,认为它是由许多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和谐共生的整体,其基源或为“水”,或为“气”。这些整体性观点虽然朴素,但也显示出了生态思想的萌芽。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之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

     

    生态处境,梦想与现实断裂之痛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会进行报复。今天,这一警告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人类对自然的恶性掠夺所导致的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正在“反馈”给人类自身。

     

        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酸雾、海水污染、淡水短缺、森林消失、物种锐减、土壤退化……种种生态问题正在导致全球生态系统濒临失衡。例如,气候变暖正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臭氧层破坏,人类皮肤癌患病率增加;空气质量下降使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源难以得到保障;大量珍稀动物惨死在愚昧与贪婪者的枪口之下,生物多样性以空前的速度被破坏。人类活动在严重动摇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生态灾难的威胁之中。

     

        具体到我国,生态形势亦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由于利益驱动,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一些城市或农村不惜“退耕”、毁坏大量农田建设所谓的“度假村”、“乡村别墅”,使作为生存之本的土地渐渐萎缩;也是由于利益驱动,一些土壤被大量施用化肥而非农家肥,农业产量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土壤的“底气”却丧失殆尽。

     

        上述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人类盲目扩大主体性,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立足实践用辩证思维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辩证统一;人类不应视自然界为纯客体,也不应以自我为中心;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互化关系,即客体主体化的同时主体也在客体化。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类精神领域中的情感因素都是在自然、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

     

        恩格斯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也告诫我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为了“诗意栖居”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摆脱环境困境而做出的科学回答。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永续发展”,让人感觉到民生的温度,既振奋又充满希望。

     

        如何走进“美丽中国”?首要一点——须看到并认同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真正落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等理念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也是生态文明的不二选择。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当下仍需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反思我们的观念和实践,采取切实措施,最终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成“美丽中国”。如此,人不仅有了栖居的前提,诗意也有了生发的空间。

     

        发挥制度优势尤为关键。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组织、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地位和作用,发挥制度的保障、调控、监督、执行、惩罚等作用。

     

        有了合理的制度,还须扩大生态建设的参与主体。生态文明不是形而上的抽象道理,是要落实在形而下的具体实践。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许。要真正实现这个理想,必须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体群众视为主体,发挥积极性、形成合力。只有全民族的生态素质得到提升,一个美丽的中国才会如约而至。

     

        最后,必须以生态价值引领增长方式。长期以来,评价地方官员政绩以GDP为主要标准,生态价值的引领作用却被忽视,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必须转换地方官员政绩评价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使其真正意识到:牺牲环境利益的“饮鸩止渴”行为必须摒弃。

     

        诗意让栖居更美好,人如果没有了诗意,大地就会遭到蹂躏,不再是家园;精神就会变得平庸,不再有幸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如何重返“诗意栖居”?我们栖居的大地是否还能提供诗意的源泉?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党和人民吸收了古今中外的生态智慧,读懂了自然的真、人性的善、和谐的美,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融合,对我国和世界的环境给出了科学的解决构想。我们期待着终有一天,在美丽中国里,你我诗意地栖居。

     

        (作者为温州大学副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