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甘肃敦煌莫高窟,在为精妙绝伦的壁画和塑像惊叹之余,记者还注意到在每个洞窟里,都安放着小型收音机大小的白色盒子,上面还有一根短短的天线。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记者的疑惑得到了解答。
原来,这是用来进行洞窟环境监测的传感器。它所监测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可以直接传到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和其他管理者的办公室。如果数据超过了正常值,红灯就会变亮,这就说明进入洞窟参观的人数过多,需要加以控制。
樊锦诗说:“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独特珍贵。祖先留下了这个宝,我们就要把它保护好,留给子孙。据估算,莫高窟每天最大的承载量是3000人左右,超过这个量,就会对洞窟内的文物造成破坏。这个数字是科学实验的结果。”
“保护、研究、弘扬”,“寓保护于研究之中”,多年来,敦煌研究院一直以科学的态度守护着莫高窟。
依托于敦煌研究院成立的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用“科技的手段保护艺术的价值”。其成果在国内外同类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永久保存莫高窟珍贵的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展开了利用计算机技术保存壁画信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壁画数字化技术流程,并制定了技术规范。于2006年成立的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已利用数字技术对莫高窟中147个洞窟的文物资源施行了抢救性储存。
这些工作,都弥足珍贵。
然而,每到旅游旺季,樊锦诗还是坐不住。随着慕名而来的旅游人数不断增多,如何既保护好文物,又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的文化体验成为困扰她的“两难”。她说:“保护和开放不是不可协调的,要从中找到平衡点,将二者结合起来。”
在距离敦煌机场和火车站不远处,记者见到了在建的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这里建好后,游客在进入洞窟参观前,可以先观看用数字技术打造的球幕电影,身临其境地欣赏和了解莫高窟。这不仅可以科学地控制和分流人群,还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增添更有价值的文化体验。
樊锦诗说:“十八大报告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文物和生态一样,都是一次性、不可恢复的。因此我们要像保护生态一样保护莫高窟,保护敦煌。”(本报记者 吴娜 宋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