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经济改革有所突破,给表现疲软的印度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这场改革始于2012年9月中旬,当时被印度媒体称为“其规模堪比1991年的经济改革”。但囿于反对势力的强力阻挠,直到当年12月初零售业改革法案获议会通过,改革前景才峰回路转。
开放与转型是此轮经济改革的两大主题词。改革始于开放。2012年9月14日,印度政府祭出改革大旗,宣布提高外资在航空、零食和通信业的持股比例。10月4日,政府决定允许外资进入保险与养老基金领域,外资持股上限由26%放宽至49%。印度是一个平民主义和保护主义浓重的国家,政府扩大向外资开放的举措,特别是允许外国零售业巨头进入多品牌零售业市场、并可持股51%的政策而备受争议。反对派指责印度政府“向外国资本出售国家主权”。但辛格总理多次透露出“与改革共存亡”的决心,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在12月的议会讨论中,支持者与反对者进行了激烈较量,一些政治势力曾威胁要提交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但在政府的积极游说、美国或明或暗的声援和工商界大腕的鼎力支持下,辛格政府成功争取到一些政党的“中立”。议会下院和上院分别通过法案。至此,零售业改革法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政府扩大向外资开放力度的政策旗开得胜。
改革谋求转型。印度经济发展的一大掣肘,是破败的基础设施和落后的制造业。2012年夏的大停电事故,暴露出印度基建的落后,而破败的基建又严重束缚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逐渐认识到,仅靠IT、金融等服务业驱动的模式,难以实现“包容性增长”目标,且是造成“穷印度、富印度”并存的重要原因。为此,印度政府希望借助此轮经济改革的契机,发展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构建更加平衡的发展模式。12月13日,印度内阁会议决定建立总理领衔的“内阁投资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大型项目的落实情况,确保大型项目能够及时获得环境、劳工等各类审批证。与此同时,印度的保险管理与发展署亦表示,将研究制定新的投资计划,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基建项目的比例。
改革需要破除政治羁绊。印度独特的政治体制,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也存在不利于改革推进的因素。比如,政治力量过度多元,导致政治共识难产、政府决策优柔寡断;选举政治盛行,造成短时政策有余,而长期谋划不足;部门政策相互矛盾,造成部门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改革路径不够清晰等。且不论长期存在的“许可证制度”,就以此轮改革焦点的零售业改革为例。此项政策早在印度人民党执政期间即已提出,当时国大党持反对态度,而此次执政的国大党力推改革,在野的印度人民党却予以严厉抨击。显然,在相当程度上,反对党仅“为反对而反对”,政党斗争的出发点是本党权益而非民众利益。
改革任重道远。印度政府推出的经济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但从目前态势看,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转经济颓势,能走多远,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管辛格政府的改革最终命运如何,但其将经济下滑的倒逼压力转化为开放转型的发展契机,本身就值得推崇。人们期待改革后的印度经济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