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项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何应对高校发展和师德建设内容与要求的不断变化,在制度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努力形成保证师德建设相关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长效机制,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就是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帮助教师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物质利益原则,努力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要把教师道德建设的各项活动渗透到教师工作的各个领域,帮助教师提高对道德现象的鉴别能力和对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
第二,完善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培训档案,坚持岗前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建立多渠道、分层次的教师职前、职中一体化的师德教育和培训机制,使教师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岗前对引进的新教师进行培训,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岗位培训主要针对年轻教师,除专业进修外,坚持请名师作师德方面的报告。通过教师岗位聘任与考核,加强教师的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同时,注意加强对师范类专业学生教书育人意识的培养。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强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应着眼于教师的个体道德需要,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重视教师的体验、感受、要求,培养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通过丰富校园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强化师德理念,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崇高感和幸福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向心力和人格魅力。
第四,在业务上帮助教师,在生活上关心教师。注重为教师钻研业务提供必要的条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他们的物质利益,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这样才能为师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注重拓宽教师业务培训的途径,鼓励教师攻读在职学位以及开展各类学术交流等。关注教师的利益要求,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之中,通过细心、周到的工作,为教师创造“多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和良好师德氛围。尤其应聘请专业人员通过讲座的形式,或者以课程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心理保健的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其对挫折的自我调节和忍受力,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与人格完整。
此外,还要积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考评监督机制。一是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体系。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先等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成立师德建设监督工作机构。建立党、政、工、青、妇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师德建设工作小组,通过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师互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和其他师德教育活动的规划、组织落实,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建立师德建设督导员队伍,由学校领导、在职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学生等方面联合选举督导员,主要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将教师的师德建设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建立师德监督网站,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拓宽校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师德建设的渠道和途径,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状况进行评议,提倡教师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完善道德修养。三是健全师德建设的工作责任机制。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已经成为高校一项紧迫的任务。高校必须将师德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到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中,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把师德教育纳入党委行政工作的议事日程,并建立相应的领导责任制,把师德建设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体系。要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对师德教育工作进行系统的管理,分工领导要定期主持师德教育工作会议,检查和督促责任部门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同时,注意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之成为广大教师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