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同时,以“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为代表的平民英雄以他们的感人事迹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杭州经验的本质何在?杭州经验是否具有普遍价值?这是我们在杭州走访时反复思考的重要课题。
物质富裕的价值基础:我们的价值观与核心价值
杭州“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主要特点在于把核心价值的凝练与物质富裕的现代化建设进程联系起来,用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经济发展,使其融入社会整体的科学发展战略。这具体表现为杭州市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注重发动群众参与,广泛开展“行业价值观主题与实践大讨论、大提炼、大行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内涵最终得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方法的具体实践举措。
杭州经验对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现代市场经济以“竞争”为其有效性的前提和条件,而“竞争”的内在动力则在于经济主体对于自身利益的关注与诉求。但市场机制并非万能,“市场失灵”已经成为思考市场机制时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而政府干预也存在着“政府失灵”的可能。如果市场和政府都有“失灵”的可能,那么我们是否有第三种选择?
杭州经验的重要性恰恰在于为我们指明了第三种选择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把杭州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归结为“伦理规制”或“价值观塑造”。市场机制之所以会出现失灵,重要原因在于市场主体的“自利性”行为动机。当市场主体,无论是消费者、企业或者其他市场主体,只追求自身利益(尤其是短期利益),而无视其他主体和整体社会福利状况时,即使市场制度建设很完善,也很难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
杭州市“我们的价值观”主体实践活动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构建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典型经验。首先,杭州经验强调从“我们”起步、增强杭州市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其次,杭州经验强调群众性、实践性、导向性、持续性,在“我们的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实现对市场机制的“伦理规制”,为实现物质富裕的建设目标提供价值基础。最后,杭州经验强调交流与互动。“我们的价值观”在家庭—社区—城市、企业—行业—社会两条主线中相互交织,使价值观在私人与公共领域、社会与经济领域相互协调,真正实现在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价值共同体”,而不仅仅是“利益共同体”。
精神富有的价值源泉:我们的价值观与公民道德
在“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中,杭州市制订了《杭州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纲要》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确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科学精神培养。
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而言,杭州经验强调了公民道德内在统一、逐步拓展的共同体特征。具体体现为:从公民个人美德的建设而言,杭州经验强调公民个体美德的完善奠基于公民个人美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逐步拓展之中,使公民道德的内涵在城市共同体范围内得到有效呈现。
从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而言,杭州经验强调了内在教化与外在示范、公民自律与法规约束的相互协调,使公民道德在城市共同体内部得以形成。杭州经验强调在发挥传统美德传承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先进典型的作用,以实现外在的引领作用;从公民道德的规范形态而言,杭州经验在突出个人自律的同时,推动法律纪律的建设。借助于以上两方面举措的结合,杭州公民道德建设真正实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杭州市“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公民道德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首先,杭州经验突出公民道德的共同体基础,为公民道德确定价值根基。其次,杭州经验强调公民道德在不同社会领域的相互协调,使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价值观整合成为可能。再次,杭州经验强调公民道德要建立在传统美德的基础之上,使公民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继承传统美德,现代与历史之间的协调得以可能。最后,杭州经验强调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发挥文艺作品的熏陶作用,使公民的道德意识与道德境界在艺术的熏陶下得以提升,在审美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多元与和谐:杭州经验的理论意义
在现代社会多元化背景下,不同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在社会不同领域发挥着价值尺度与行为规范的功能,导致社会整体容易陷入道德分歧状态,社会价值观也会陷入相对主义的困境,因之使得社会整体的文化价值认同和精神凝聚力的聚合变得复杂艰难。杭州经验为在多元化背景下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首先,杭州市强调核心价值的凝练与贯彻,使社会价值多元化所带来的冲突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下得以有效化解,促进社会价值观的内在和谐。各种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我们的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使主流价值观得到广泛认同,进而促进了和谐社会的价值实现。
其次,杭州市强调经济发展与公民道德的和谐发展,使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互和谐。杭州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个人美德、职业道德、行业道德的和谐一致,使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第三,杭州经验强调个人价值观与共同体价值体系的和谐一致,使个人价值实现与共同体价值诉求目标一致、方式兼容、并最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和谐。
第四,杭州经验强调“我们的价值观”与传统美德的和谐一致,使传承历史与开拓创新内在和谐。杭州经验强调在共同体价值的塑造过程中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杭州经验强调审美与教化的和谐一致,通过文艺作品的熏陶作用使品质生活与道德建设内在一致。杭州经验强调在品质生活的建设中促进共同体价值观的塑造。审美与教化在文艺作品的引领中实现和谐,生活与道德在艺术体验中交融润生。
特殊与普遍:杭州经验的实践价值
杭州经验的实践价值体现在为在市民社会的普遍语境中塑造核心价值、提升公民道德提供了地方性的经验借鉴,使特殊道路与普遍语境相互一致。
杭州经验的借鉴意义,首先体现在从自身的历史传统中对人类共同价值做出回应,使普遍的话语意义得以在历史脉络中得以清晰的呈现。杭州经验注重利用历史传统重整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在市民对历史传统认同的基础上促进核心价值的建设和公民道德水平的双面正效应,实现了普遍语境与历史传统的内在连贯和融贯。
其次,杭州经验强调典型人物的示范效应,为普遍伦理语境下的个人道德境界提升提供了实践经验。杭州市借助于不断涌现的典型人物,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等先进典型,使市民在典型人物的彰显下焕发理想的色彩,摆脱平庸化的轨迹。
第三,杭州经验强调道德实践的参与性,使道德实践在社会主体参与过程中将普遍伦理语境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实践处境,在培育社会主体实践智慧的基础上,提升作为道德主体的公民个体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理想追求。事实上,杭州经验已然摆脱了旧式的纯粹灌输式的公民道德培养路径,彰显了公民道德个体的实践理性与社会普遍伦理的内在一致。
第四,杭州经验强调道德实践中多样道德主体之间的多元对话,使道德实践在不同领域和不同主体的对话之间确立牢固的共同道德基础,在不同领域的相互交错和反复教化中确定市民社会语境中道德实践的实现形态。这种多元、多面、多层次的道德对话,使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成为现实,使核心价值真正成为引领社会实践的关键要素。(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