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座山,是一座丰碑;活着影响一批人,走后感召世代学子。
时钧,南京工业大学已故教授、化学工程家、教育家。
1938年,他放弃国外大学的从教机会,毅然回国坚守化工教育事业,把一生献给了三尺讲台。在南工大任教期间,90岁高龄的时老满含热泪如愿入党。时老去世后,为传承弘扬时老精神,南工大修建“时钧园”、塑像立碑,为后人瞻仰。
诚如该校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所言,“时老是南工大的一面旗帜,不管是其生前还是逝后,他带给我们的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润泽和支撑着南工大师生,影响着世代学子。”
坚定信念的核心价值
在南工大,青山绿水掩映着“时钧园”,时老铜像身后的无涯山上,阶梯式排列着黑色花岗岩感言石,上面依次镌刻着陈家镛、梁晓天、闵恩泽等时钧先生的16位院士弟子缅怀恩师的肺腑之言。
南工大学子三五结群地走进“时钧园”,站在时老铜像前凝神思考,什么是这位长者留给后世的“时钧精神”?是坚定的信念和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的思想境界。南工大耄耋之年的杨南如教授动容地对记者说:“时老一心向党!”
1937年,时钧毅然拒绝导师怀特曼教授的挽留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这位留学美国麻省理工的教授在实验室做小工、在江苏句容挑大粪,却没有一句怨言。时老的爱国情怀感染了南工大一批批知识分子。
在时老的铜像前,南工大教授陆小华抬头仰望,他轻轻地说,“我只想像时老师那样报效祖国。”陆小华在美国留学时颇受导师青睐,虽然导师一再挽留,他还是婉拒了导师的邀请,沿着恩师的足迹回到祖国。
在南工大,像陆小华一样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人占全校教师的10%,从日本归国的南工大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暴宁钟教授、从美国回来的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黄和教授、环境学院院长徐炎华教授等,他们和时钧一样,选择了坚定的信念,选择了一生奉献教育事业。
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感召效应
“艳桃和露种,素李倚云栽。栽种知多少,繁花到处开。”南工大宣传部部长郭万牛边吟诵诗文,边慢慢展开一幅字,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晓东教授为恩师所作的诗句。
对于时老“桃李满天下”,郭万牛如数家珍,时老培养的硕士、博士中获高级职称者有近600人,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在他培养的学生中,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竟有16人。
徐南平就是其中一个。
“时老对学生的好是出了名的,先生获得何梁何利奖后,硬是从不多的奖金中抽出1万元港币送给我。”回忆这段珍藏在心底的温暖,徐南平几度哽咽。直到今天,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省长助理、省科技厅厅长的徐南平,一直将这1万港币珍存在银行,舍不得花。每次看到这沓沉甸甸的钱,徐南平既心疼、又激动,心疼的是并不宽裕的时老总是先想着学生,激动的是这笔钱承载了时老甘为人梯的精神,也让学生懂得了什么东西最珍贵。
时老在寿登九秩那年罄其所得,向学校捐款设立了“时钧奖学金”,十余年来,每年颁发一次,已有近400名研究生获得了这一意义非凡的荣誉。
时老淡泊名利的品格再一次感召了南工大莘莘学子。校友王水成在母校设立“王水成奖学金”,每年资助10名品学兼优生;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桑芝富教授设立了“桑芝富奖学金”,每年拿出5000元资助学院学生……
郭万牛说,在“时钧精神”的感染下,南工大以“七大工程”落实资助育人体系,即绿色保障工程、人文关怀工程、感恩教育工程、诚信教育工程、成才辅助工程和典型育人工程,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时钧精神”的时代效应
“一代宗师功开中国化工教育之纪元,学界泰斗德为举世同仁后生所仰止。”时钧院士驾鹤西去后,为其送行的人写下了这一副挽联。
1997年,徐南平面临陶瓷膜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困难时,决计成立一家公司。徐南平觉得,一辈子崇尚学术的时老肯定不会支持自己。然而,当说出想要创办企业的想法后,时老非但没有反对,反而第二天就拿着1万元现金送到学生手上:“我没有什么钱,也不能给你什么支持,这1万元你拿去就当我的投资吧!”手捧着1万块钱,徐南平犹如找到了自己在学科、产业互动发展路上的精神力量。
时老对科研的尊重和无私支持,是南工大科研创新的精神动力,也为江苏“创业、创新、创优”注入了活力。多年来,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力稳居“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前列:每年的科研经费到款超过4亿元;拥有两院院士4名;7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名国家“千人计划”人选,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看得见的科研成果,是时老带给南工大的有形财富,但时老带来更多的是无形的精神财富,是传承至今的“时钧精神”对南工大人的品格浸润。
言传身教这种文化润物无声,力量却达千钧。在南工大报告厅,徐南平回母校为师生作十八大精神报告会。王德明书记一再请他坐下讲,他却固执地说:“当年时老年愈花甲给学生上课都是站着,我又怎么会坐着作报告呢!”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会,徐南平站着讲完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工大校长黄维说:“‘时钧精神’是大学的文化内涵,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这股力量是我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不断凝练‘时钧精神’,延续精神的力量,使其成为南工大师生代代传承并光大的文化。”(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