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疆石河子12月24日电(记者王瑟)“党的十八报告中说,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说明效率比公平更优先。”“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公平比效率更优先。”党的十八大结束后,类似这样的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展开的辩论会,成为石河子大学校园里学生参与度最高的活动。一些同学还组织在一起,进行模拟辩论赛,真正实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目标。
这要归功于石河子大学马列主义学院实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工作。如何把思政课上好,成为学生爱听愿听的课?如何让思政课从“要学生上”变成“学生要上”?这是石河子大学马列主义学院成立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援疆干部、石河子大学副校长、马列主义学院院长夏文斌说:“我们就是要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地加强学科建设,在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发挥作用。”
本学期,他们率先拿出研究生公共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课改,采取互动式研讨教学,改变一位教师讲完整个课程的传统模式,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进行专题式教学改革。
课改的效果十分明显,石河子大学出现了遍布全校的各种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辩论赛、辩论会等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医学院研究生闫小君在首场辩论赛中获得了最佳辩手称号后激动地说:“过去我总觉得自己是学医的,政治离我们很远,学好治病救人的本事就行了。通过这次辩论,我觉得我们离政治很近。我们国家要繁荣发展,离不开道路理想信念的支撑。”
同为医学院研究生的历兵城说:“过去上政治课就是老师讲我们听,最后死记硬背考一次试,学完也全忘完了。现在可好,为了准备这场辩论赛,我们准备了半个月,调动了所有学过的政治课内容进行认真梳理。”
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们是什么感受呢?梁金贵老师教授思政课几十年,今年感到压力最大。他说:“今年我们实行集体备课后,改变了过去一门课一位老师从头讲到底的模式,而是从全校老师中选择对一些专题有研究成果的老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某个专题进行专门讲授。而集体备课看起来是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实际背后是一个智囊团在为他服务。这不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讲给了学生,更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了道理,理解了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等现实问题,受到学生极大欢迎。”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何慧星认为:“思政课改革的目的就是从培养人的角度来做的。过去学生不喜欢思政课,问题在教学上。我们为何不能改变教学模式,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愿意学’呢?这样的改变受到学生欢迎,说明我们培养人的目标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