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2012年光明书榜年度图书(10种)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5日   13 版)

        编者按:一本好书,就好像一个宝瓶,蕴藏着作者思想中最智慧的精华。而阅读的美妙就在于,我们可以经此扩大眼界,开启思路,从而更深刻地感知这个纷繁复杂的广阔世界。

     

        正因如此,《光明书榜》自开创之始,就怀抱着这样的初衷,致力于发现我们所关注的好书,并把它们推荐给广大读者。

     

        2012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秉承一贯坚持的“强调主流价值和影响力”的选书理念,《光明书榜》一共推荐了各类图书120种。其中,“主流价值”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真理情结,关注时代,关注人的命运,包括思想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光明书榜》年度图书的评选,就是在《光明书榜》月度好书基础上的再次遴选;此外,为了更好地体现一年来国内出版的风貌,此次评选,还放宽视野,参考了本报《书评》版一年来的精品好书推荐,最终选出《光明书榜》2012年年度图书10种,并在此作一呈现。

     

    《中华史纲》:30万字中的中华五千年

     

        蔡美彪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版

     

        凝练,是一种境界,尤其在资讯爆炸的当下。著名历史学家蔡美彪先生集一生学术研究之精粹,由博返约、厚积薄发,呈现给人们的《中华史纲》,以凝练体现着学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先生在其不足200字的前言中说到:“编写的宗旨,是提供给工作忙碌的同志们朋友们用不多的时间浏览一下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概状。叙事酌取要旨,文字务求简约,以省篇幅。”这美意,因珍稀更加令人感动。

     

        清代史学理论家章学诚说,成一家之言者,“必有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而忽人之所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张海鹏认为,蔡美彪的《中华史纲》就具有这种特点。“在30万字的篇幅内,把中华五千年历史都写进去,不是对中国历史有全面、宏观掌握的大手笔,难以成其功。” 他认为,全书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大事不漏,小事不拘,文笔简约,文字隽永,叙事为主,评论寓于叙事之中。“详人之所略,重人之所轻,把史上各个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的冲突和融合,交代得一清二楚”,“异人之所同,忽人之所谨,尤其关注历代治乱兴衰,关注历代施政措施,注意结合历史背景总结历史经验”。详与略、重与轻、异与同、忽与谨之间,学术大家处理中国历史的高明之处跃然纸上。

     

    《中国天机》:纵论六十余年文化异动

     

        王蒙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版

     

        从熟读苏联文学、初识共产主义的少年,到看惯世事沧桑、会在网上订餐的老人,王蒙一辈子与政治难分难解。78岁的王蒙,被打成过“右派”,下放过边疆,做过文化部部长,身为著名作家,身份在官员、作家、百姓之间数度变换。在摆脱开各种职务、头衔的羁绊之后,王蒙回归“干干脆脆的自己”,在书中把自己为人、为官、为学、为文的经验、见闻与见解熔于一炉,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与理解、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灵动与清醒,记载进退沉浮、风云变幻,纵论60余年来的政治事件、文化异动。时而谈笑风生,时而严肃正经,充盈着智慧,却也不乏担当。不管是毛主席语录、样板戏,还是时下流行的电视节目、网络段子,王蒙都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此书立意可谓宏大,难得的是从一些身边事、寻常事说起;书中所承载的历史不可谓长,却难得有如此超脱的视角。王蒙说:“有些事,要说也要做;有些事,先做着看看,不必急着说;还有些事,要大讲特讲,但讲讲,别忘记,也就行了。这就叫心照不宣,这就叫天机不可泄露。”

     

    《中国触动》:构建中国话语的成功尝试

     

        张维为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版

     

        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所说的,“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最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而中国是这场历史变革的中心”,就代表了一大批海外学者看世界和看中国的观点。

     

        外界的这类评论固然令人鼓舞,然而,对我们自身而言,伴随着国力的增强,逐步建立自信的心态去观察世界和审视自己,则显得尤为重要。张维为的著作一经推出就得到各界的强烈关注,其首要价值也许正在于此。

     

        “中国崛起一定要有自己话语的崛起,用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和视野来论述和评判中国与世界。”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自觉和自信,以及30年访问106个国家和地区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得张维为站在比多数人更高更宽的平台上进行写作,其成果也就更具说服力。

     

        “一个只会使用别人话语的民族在世界上是没有分量的”。张维为的写作,体现了他构建中国话语的一种尝试。从出版的效果来看,他的努力无疑是成功的。

     

    《正义的理念》:把目光投向更现实的正义

     

        [印度]阿马蒂亚·森著 王磊、李航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

     

        是否存在理想中的公正理论?在很多人把关注停留在寻找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的时候,阿玛蒂亚·森把目光投向更现实的问题:如何减少不公正。他用三个孩子和一支长笛的故事告诉人们,在一些人看来显而易见的正义,在另一些人看来,很可能是不可理喻。与其寻求绝对的公正或完美的正义,不如在各种相对的正义与非正义当中进行比较。在阿玛蒂亚·森看来,这才是最为迫切的问题。从理论上的探究中抽身,进入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从基于单个主权国家的社会契约实验,迈向探讨“全球性正义”的可能性,使得全球变暖、全球经济危机等问题可以实现跨境讨论。

     

        从现实切入,通过多种观点和不同视角的引入,对正义问题进行理智、客观的审思,进而寻求各群体间的尊重与包容,阿玛蒂亚·森强调这种基于现实的公共理性和反思,而非一成不变的“公理”。当我们从公共理性这一更为广阔的视角看待正义时,更加开放、更加平和的对话成为可能,人类对和平、正义的美好追求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江城》:从一个小城里看中国速变

     

        [美]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5月版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作者彼得·海斯勒,一位27岁的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在两年的时间里,时而旁观,时而置身其中,通过亲疏结合的旁观,绘制了一幅90年代中期中国西南小城的社会景象,折射出小人物在“文革”、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国有企业改革、三峡大坝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社会大事件中的命运沉浮。

     

        在《江城》中,涪陵正在飞速发展着,作者认为在过去的20年里其呈现出“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的特征,这些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也让人很难相信,中国曾经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充满着坦率、热情、洞察力和亲历接触,《江城》雄辩地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当代中国。”美籍华裔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哈金这样评价,“如果你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那就是这本了。”《江城》在美国畅销超过十年,是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首选图书,也是《寻路中国》姐妹篇、纪实中国三部曲的序曲。

     

    《论中国》:中美关系  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美]亨利·基辛格著 胡利平等译 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有这样一部论述中国的书今年在国内外受到格外瞩目,其材料之新,引述之深,讨论问题之重大,超越了国际上一般讲述中国故事的图书,成为一时的舆论中心。这部书就是亨利·基辛格著的《论中国》,被认为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论中国》作者以历史亲历者角度,详细地描述了中国几代领导人身上体现出的民族抗争品格,进而追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强盛和沦为半殖民地后所受的屈辱,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理解。书中还探讨了儒家、孙子兵法和中国围棋中表现出的中国思维方式,这些显示了作者对中国的探讨之深,为我们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提供了宝贵资料。

     

        这部书不是单纯写历史,而是站在时代制高点上,提出了今后中美关系和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一些评论家以一战前德英两国对抗的史例,认为这是21世纪美中关系的预兆。针对于此,作者提出了中美“共同进化”,走向太平洋共同体的设想。这种见解超出一般史学家、政论家的论述。书中涉及问题关乎两国人民和全球的福祉,值得人们思考。

     

    《第三次工业革命》:迎接“后碳”时代来临

     

        [美]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 孙体伟、孙豫宁译 中信出版社2012年5月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时,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数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这就好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消息一样。能源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它将影响我们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作者敏锐地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现在这种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作者试图告诉人们,当下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严峻现实,因为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否则,人类文明就有消失的危险。我们即将步入一个“后碳”时代,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未来的希望。

     

    《主流》:谁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胜利

     

        [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 刘成富等译 商务印书馆2012年4月版

     

        美国电影如何在好莱坞、华尔街、美国国会和中情局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日本如何通过漫画、流行音乐等实现其“重返亚洲”的战略?文化之争是意识形态之争还是经济模式的优胜劣汰?它将怎样重塑新的地缘政治格局?谁又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的胜利?《主流》以严谨详实的调查和报道,回答了上述一系列疑问。

     

        毋庸置疑,文化战争既是思想文化的战争,也是产业经济的战争,表现为各国通过一切传媒手段谋取信息的控制权。而无关乎艺术的“主流”文化产品,正是一种创意和传播的战略手段,是一个国家增强“软实力”的必然选择。这部著述,虽然涉及的都是休闲娱乐,例如五大洲的电影、音乐、电视、娱乐、媒体等多个领域,以及出版、商业戏剧、游乐园等行业,但却旨在从更高层次上深入地分析与讲述“主流”文化的创造是经过设计的标准化的“商业文化”,并进一步反映了全球范围内文化、媒体领域的地缘政治格局。

     

    《生命册》:纠结在农村和城市之间

     

        李佩甫著 作家出版社2012年3月版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我”就如一粒从农村移栽进城市的种子,背负着土地,在城市行走,在感受生活带来的重重冲击之下,一点点感悟人生。

     

        作品以“我”为中心,塑造了生动丰富的人物群像,细致地展现出近三十年以来社会在经历转型之时多重层面的生活状态。身处其中的人们,面临种种选择时或迷茫或坚定,或放弃或坚守。他们的经历虽然不同,然而其中反映的人性特点以及折射出的哲理和反思意味,会让走近这部作品的人感到似曾相识。

     

        评论界近年为一大批豫籍作家冠之以“中原作家群”的美誉,《生命册》的作者李佩甫身为河南作家协会主席,即是其领军人物之一。因此,这部作品中多处都体现出作者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

     

        小说色调看似略显灰暗,就像作者在书中借人物之口所说的那样,“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似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然而,主人公“我”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下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和发问,体现了这个时代一大群人的执著和坚持,这正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的正能量。

     

    《碑》:表达一种郑重的纪念

     

        黄国荣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版

     

        《碑》是一部以战俘为表现对象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作品以摩步团一连连长邱梦山的战斗经历和情感经历为主要线索,侧重描写了邱梦山在战前的英雄气概和战后的苦难经历与心灵、生存的挣扎。作品所详细描述的多次战斗的惨烈过程,有一种把读者带进现场的再现能力和叙述力量,具有震撼人心的文学感染力。特别是对主人公邱梦山的性格与命运的深度刻画,感人至深。他在战场上一腔热血,率领敢死队夺回无名高地的英雄气概;他在逆境中的绝不妥协与放弃;他深藏在内心的对于妻儿、父母和战友的爱。小说对其战前状态的刻画,昏迷被俘之后的心理历程的揭示,在战俘身份下所进行的坚韧不拔的痛苦挣扎,虽然身处困境,却始终保持正义之心和英雄品格,都体现了我国军人的特质和性格。

     

        同时,小说通过邱梦山等人物的命运,对中华民族的某些陈旧观念和心理现实进行了深刻地解剖与反思,批判了现实中的人们只看重他的战俘身份,而无视他作为一个战士曾经在卫国战场上奋勇杀敌表现的冷漠和偏见。是的,英雄应该被人崇拜,但对战俘却不要歧视。因为英雄原本也是普通的人,战俘也曾和英雄一样为国征战流血。作者以“碑”为书名,寓意深刻,表达了为英雄正名的立场,这是一种郑重的纪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