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下企业 进地头 钻艺术

    ——江苏创新优秀教师培养路径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4日   06 版)

        近日,顶着凛冽冬风,记者走访了苏北多所高校,眼见、耳闻,切身体会到了江苏高校在紧抓师资队伍建设上下狠功夫,各显特色。

     

    200位教授博士走进地头

     

        12月21日,在淮阴师范学院的江苏省特色水产繁育工程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博士丁怀宇正指导学生做实验,不大的实验室内,几个塑料大桶格外引人注目,丁博士指着桶里张牙舞爪的小龙虾说:“这就是我的研究对象克氏原螯虾,又叫小龙虾。”

     

        2007年,丁怀宇读博归来,放弃了先前的海藻类专业,响应地方需求研究龙虾。几年下来,丁怀宇的龙虾苗种培育推广了龙虾养殖11万亩,带动当地农民增收3.3亿元。

     

        今年11月,淮阴师范学院联手中国科学院水生研究所等单位组建了洪泽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中心,扎根洪泽湖写论文。现在,学院共有近200位教授、博士走出校园,走进地头。

     

    182名教师脱产下企业

     

        今年2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技术学院葛红美老师进入徐州海派科技有限公司,脱产学习六个月,在那里她要全身心参与企业项目。“进入企业,要熟悉整个项目开发过程,熟悉的过程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葛红美对记者感慨道。

     

        葛红美是182名下企业锻炼的教师之一,这些教师要在企业完成5个教学案例,不用担心学校课程,同时还可以拿到平时超工作量0.6倍的津贴。“下企业的教师每周都要交工作汇报,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教学案例,如果学院评审不合格,这些教师会在暑假继续下企业,直到考核合格为止。我们的好教师就是这样炼成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吴红说。

     

    240名男幼师带来新感觉

     

        一走进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浓浓的艺术气息便迎面扑来。教学楼长廊里、楼梯口挂满了学生的绘画作品和手工艺品,这个建在洞山半山腰的学校,布置得像家一样。

     

        2010年,江苏省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招收培养幼儿园男老师,该校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两年内招收了男幼师240名。“我们80%的幼师来自农村,刚进校时他们的艺术素质是一张白纸,但他们肯下功夫肯钻研,通过学校形体课、声乐课等学习,逐渐有了较高的艺术素养。”该校老师孙科京对记者说。

     

        在徐州第一附属幼儿园顶岗实习的杨恩典感慨地说:“男幼师是现在幼儿园急缺的岗位,幼儿园有了像我这样的男‘阿姨’,体育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玩得更开心了,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孟 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