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新民为来自武汉的200名贫困大学生颁发助学金。
“逸华教育基金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我们把传递爱心的精神以及发扬真、善、美的品质作为毕生快乐和幸福的宗旨”,高新民希望受助的大学生将来也把爱心传递下去。
18年来,这位“爱心教授”先后拿出工资近50万元,组建慈善基金,筹集善款300多万元,资助2000多名贫困学生,兴建、援建3所希望小学。
“做慈善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1995年5月,高新民回到老家新洲区李集镇扒屋村,看到自己曾经就读的村小学校舍十分简陋,孩子们也没有课外书读。他便将自己因出版专著《现代西方心灵哲学》获得的一万元稿费及2000册图书捐给了村小学,给学校建起了图书室,教学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这次捐资助学让高新民感到快乐,从这一年开始,慈善,便成为他做学问、教书育人之外最重要的事业。“做慈善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做本身已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1997年开始,高新民与妻子刘雅婷拿出自己的工资建立了一个“家庭作坊式”的慈善基金来资助贫困学生,那时国家还没有推行“两免一补”政策,于是他们工作的重点就在初中和小学。他们每年资助11名小学生和2名大学生,每名学生每年资助200元,后来标准不断提高。
1998年,高新民到英山县做社会考察时,了解到该县有不少贫困儿童面临失学。在一家福利院里,他得知一些孤儿没钱买作业本,不仅当场出钱资助,还让团县委的同志帮他联系了11个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并认助了一名孤儿。
除了资助学生,他还募集善款在湖北修建了大畈河、扒屋村和余寨3所惠济希望小学。“我自己研究心灵哲学,常常思考什么才是幸福,这么多年的慈善事业让我深深觉得帮助别人很幸福,这种快乐便是我坚持做慈善的动力。”高新民觉得做慈善是他获得快乐的一种方式,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体会着这种幸福。
“每一分善款都用到受助者身上”
为了让慈善走上正轨,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2006年,包括高新民在内的4个主要捐资人一起建立了逸华教育基金,并挂靠湖北慈善总会,“逸华”二字正是取自于“逸行大爱,华之新载”。
逸华教育基金成立之后,高新民成为逸华教育基金的理事,而他的同事、学生以及妻子都是基金的志愿者。“这是一个学术团队构建的慈善团体,高老师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大家做慈善,研究心灵哲学的他也让大家通过慈善感受幸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组织当中。”华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副教授殷筱感慨道。
学生眼中的高新民对慈善慷慨,但是对自己却很抠门。他的衣服多半都是儿子的,只进书店不进商场是他留给学生的印象。他的学生曾自卫从小左眼视力0.1,右眼视力为零,所以他辨认别人都是看衣服,“我每次认(出)高老师都没有问题,因为他一年就两件衣服,一件棕色一件蓝色,那件棕色的衣服不知道他穿了多少年了。”
高新民说,逸华教育基金是零成本运转的,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到受助者身上,连汇款的邮寄费都不会动用善款,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逸华教育基金的网站运行经费一直是个问题。曾自卫说:“每一分钱都要用成本最低的方式用到需要的人身上。”逸华教育基金的每一笔资助费用都是完全公开的,每一位资助人都会清楚自己资助的钱用到了哪里。
现在逸华慈善基金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高新民的梦想是做一个中国的“慈善诺贝尔”,希望逸华教育基金能够永久做下去。
“逸华教育基金就是一个爱的播种机”
在高新民的家里,存放着全国各地受资助学生寄来的信件,这一封封感谢信记载着高新民18年的爱心之旅。写这些信的孩子们有的已经考上大学,有的正在备战考研,有的已经参加工作,他们都带着高新民的爱继续前行。
哲学系副教授刘明海的人生命运正是由于高新民的一封信而发生改变的。1996年中专毕业后的刘明海在河南的一个煤矿工作。2000年,刘明海写了一封信给高新民,表达了自己考研的愿望。信虽然写出去了,但是刘明海并没有抱很大期望。出乎他意料的是,高新民很快就给他回信了,信中“一个人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这句话刘明海一直记在心里。
2002年春,刘明海以总分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年底,高新民资助刘明海1000元。刘明海不愿意接受,但是高新民的一句话打动了他,“我不是给你钱,是借给你,将来你有钱再借给其他人”。刘明海收下并记住了这个承诺。2008年刘明海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后开始履行自己的承诺,他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资投入到逸华教育基金网站的创建运行中,并成为逸华基金的志愿者。
龙善勇是个孤儿,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高新民资助的。高中毕业后,龙善勇没有考上大学,但他很争气,靠打工起家,现在是一家电子产品在浙江的总代理。龙善勇一直记得高新民教授的无私关爱,同时他也走上了资助贫困学生的慈善之路。(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党波涛 张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