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我们今天怎样做媒体

    ——三谈切实改进文风

    本报评论员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4日   01 版)

        如今,新兴媒体迅速成为时代的宠儿,承载着人们相互之间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传播界正在掀起的这场革命,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将报纸、广播、电视等“点对面”单向传播的幕布撕开了口子,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场域不复存在。

        站在传统媒体事业发展内在需求的角度上,这样一个问题亟待思考:我们今天怎样做媒体?

        在微博用户超过2.8亿的中国,一股“微能量”正呈现异军突起之势,140字的篇幅,已能够传达明晰的事实、有力的观点。翻开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尚未完成铺陈,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个人电台和电视台的音视频主动下载转发量已经成千上万。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特别是其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新闻腔”文风,如果固化不改,只会阻碍其生存发展。

        能够根据时代发展变化不断调整、革故鼎新,是事业具有生机活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具有意识形态深刻属性的领域,新闻媒体切实改进文风,更好地巩固主流舆论,通达社情民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新闻事业内在规律以及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趋势。

        新闻报道要在“短、实、新”中体现真知灼见。这份真知灼见,需要的是对采访素材进行一番艰苦的独立思考和有机消化;如果仅仅从文本到文本,从版面到版面,极易失却素材具体的内容,忘记背后蕴含的特定社会内容和提出的特定问题。这份真知灼见,需要的更是与新闻真正的源头——群众、基层、生活的血肉联系。被誉为“人民记者”的穆青,作品总是那样震撼人心,靠的就是这种血肉联系与独立思考。

        新闻媒体切实改进文风,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能够做到“老妪能解”,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形式的简化,更是对事实的洞见和真情实感。文风展现社会风貌,通过新闻报道的文风,通过那些叙述、描写、评论的一字一句、一情一态,折射出的,是这个时代全部的丰富性和鲜活意蕴。我们今天怎样做媒体,从切实改进文风中,能找到答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