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奉献,没有终点

    ——记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班”

    郑金岩 石榴 姜玉坤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4日   11 版)

        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连三班,是沈阳军区有名的“学雷锋标兵班”。36年来,他们接力照顾137名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资助贫困学生149人,救助贫困群众上百人;同时连续5届包揽团战炮班专业、炮班长专业和炮手专业比武的全部金牌;16项技术攻关成果在全团推广,其中“超直射距离射击火控系统”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荣立集体一等功5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10次。

     

    36年,兑现一个承诺

     

        1976年2月,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连三班执行国防施工任务,在路旁救助了一位生活无着的老大爷。时任班长王庆和当场承诺:丁大爷的生活,以后由我们班照顾。从此,他们经常到丁大爷家,买米送面、砍柴担水、修葺房屋、端汤送药,直到丁大爷去世。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三班帮扶孤寡老人的热心始终未变。他们与驻地数十位孤寡老人“攀亲”,尽一群“儿子”的义务。慢慢的,战士们发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保、医保体系的健全,许多孤寡老人的物质生活不再匮乏,更需要精神关怀。于是,三班战士把陪老人聊天、讲故事、读报、煲“电话粥”作为新的慰问形式。他们定期上门探望老人,帮老人排除抑郁与孤寂。

     

        一晃36年过去了,这个“学雷锋标兵班”的268名战士接力照顾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7件“传家宝”,见证爱心传奇

     

        每天早起40分钟捡废品,是三班37年雷打不动的“课目”。靠着这捡废品卖的钱,他们资助贫困学生149人,帮扶救助贫困群众上百人。

     

        “塞外雷锋班”原有四件“传家宝”——节约箱、理发箱、补鞋箱和自行车修理箱。几十年如一日,为民理发、修车、捡废品……是这个“学雷锋标兵班”一茬茬战士的习惯。

     

        随着社会便民服务业越来越完善,上街摆摊设点搞助民活动,开始遇冷。三班与时俱进,学雷锋助民由劳动密集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他们买来农业技术书籍和影像资料、收集致富案例,与电钻机、电焊机和切割机等工具装成三个箱,把“四件宝”增加为“七件宝”,从“技能便民”拓展为“智力惠民”, 把农业技术、致富信息等当地群众期盼的好事,作为学雷锋活动的主要内容。从1994年至今,三班向驻地百姓传播大棚蔬菜、蘑菇种植、节水灌溉等农业科技9项,惠及百姓6300余名,累计为农民增收237万余元。

     

    一本“备忘录”,记下奉献足迹

     

        从“业余帮助”到“专业服务”,109个奖状锦旗镌刻着三班矢志学雷锋做好事的真情。

     

        从网上点击三班的“爱心备忘录”,可以看到他们献爱心的活动计划。不少文字下边打着红钩,划着蓝杠。三班班长姜长龙解释道,打红钩的是已解决的事,划蓝杠是正在办理的事。

     

        “网上学雷锋,也是三班开展学雷锋的一大特色”,沈阳军区某炮兵团团长张洪新介绍。点击这个班的“技能交换网”网页,“独门绝技”、“教你一招”、“答疑解惑”、“雷锋献一技”等13个栏目跃入眼帘。三班是有名的“神炮班”,全班战士都是“神炮手”。为把“神炮手”的“绝活”传出去,他们依托“技能交换网”网站,一有空就上网向战友传授“绝活”。同时,他们倡议全团官兵开展技能交换活动,让自己的“绝活”与人分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