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北京文博会精彩纷呈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4日   03 版)

        ■举办展览、论坛、创意体验等活动100多场;

     

        ■成交总金额达1089.53亿元;  

     

        ■神九和天宫交会对接精彩再现;  

     

        ■中国艺交所首次亮相,签约金额250亿元北京文博会精彩纷呈本报记者 张景华 

     

        进入岁末,京城严寒,但依然挡不住人们参观北京文博会的脚步!

     

        作为2012年底国内最大的文化盛事,为期四天的第七届文博会今天闭幕。文博会期间,共举办各种展览、推介、论坛、创意体验等活动100多场,吸引国内外100多万人次参与,成交总金额达1089.53亿元人民币,呈现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强劲势头,彰显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世界城市、文化之都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

     

        神九和天宫交会对接,是2012年中国航天的大事。文博会上,这一幕精彩再现。在北京海淀展区的航天体验舱,参观者不用“上天”,就可以通过两个手柄、六个维度操控,体验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的神奇。

     

        海淀区宣传部副部长王言敏告诉记者,像神九和天宫交会对接这样的高科技创意,在海淀展区里有很多,这次集体亮相的40家文化创意领军企业的展品,多是高科技的结晶。如数字圆明园,以先进的数字技术,重现了皇家园林的风貌。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道路,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在北京及全国保持领先地位。今年1月至8月,海淀的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2200亿元,占整个北京的42.8%。

     

        文博会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数字广播、数字影视、数字出版、数字动漫,比比皆是;云报纸变革了纸媒的传播方式,云课堂革新了教育方式。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力量,透视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把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摆上战略高度,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2011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约1989.9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2%;全年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到9012.2亿元,增速超过21.1%,北京歌华、保利文化、北京畅游、汉王科技等5家企业跻身全国“文化企业30强”。2012年1—8月,北京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收入达5203.5亿元,同比增长12.9%。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的支柱性产业。

     

        12月19日、21日两天,文博会上再次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和中国内地首家旗舰型设计创意产业园——“大师工场”,入驻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经过3年发展,重大项目、品牌企业和各类要素资源快速向这一区域聚集,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园、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园、国家科技文化孵化基地等国家级牌子纷纷落户。目前“传媒走廊”已聚集企业1.5万家,预计全年将实现收入14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文化传媒产业功能区。

     

        在21日举行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一批来自文化创意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拍卖、艺术品鉴定、童话创作等机构,与北京合作伙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或战略合作协议。

     

    金融资本看好文创产业发展前景

     

        “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文化创意产业前景看好!”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总经理高常梓掩饰不住兴奋。

     

        文博会上,首次公开亮相的中国艺交所,一次签下7个大单,与北京文博会组委会、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作家书画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累计达到250亿元,成为文博会的“大赢家”。

     

        高常梓表示,中国人保财险为艺交所交易标的物提供投保总额100亿元的综合保险服务,此项服务将填补国内艺术品保险的空白。业内专家表示,艺交所联手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文化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和投融资机构,共同探讨艺术品资产化的实现路径,此举将建立国内艺术品保险模式的行业标杆和诚信地位。

     

        中国文化市场的勃勃生机和繁荣发展景象,凸显出中国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看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投资公司、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资本集聚型机构纷纷向文化创意产业抛出“橄榄枝”。文博会上,首次开展的银行授信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为数十个优质文化项目共提供662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

     

        令人欣喜的是,北京西城区集合金融街资源,打造的国家文化金融创新中心首次亮相,多家金融机构都推出了文化金融产品。北京市文资办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合作,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统贷平台”,破解文化企业融资难的瓶颈,有效促进了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首期统筹5000万元。两家银行分别给予平台20亿元的授信额度,给予企业“优惠利率、绿色通道、集体打包”的金融支持。北京市文资办还与北京银行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供200亿元的信贷支持。

     

        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表示,北京市还将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担保基金,设立文化产业专业担保公司,推进文化金融创新。据了解,近3年内,北京将对首都核心演艺区等60项文化科技融合重点项目给予扶持。科技、金融与文化创意的融合,保证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

     

        北京期待,到201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中心,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新中心。

     

        (本报北京12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张景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