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诞生30周年。1982年9月19日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在人艺三楼小宴会厅诞生,30年的时间,历经戏剧文化与市场的大浪淘沙、千锤百炼,从少人问津到满地开花,小剧场话剧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物,而逐渐成为现代年轻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流变中走向繁荣
上世纪80年代戏剧整体的生态由盛转颓,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看大剧场戏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小剧场戏剧作为一种投资成本低的艺术样式,找到了市场生存的可能性,靠着多演,慢慢攒人气赚口碑积累了票房。
上世纪90年代,一批知识界的代表人物,如黄纪苏等人开始关注小剧场戏剧,剧场成为他们艺术观点、社会思考和情绪表达的出口,这也使得小剧场戏剧以实验性、探索性、先锋性的面貌呈现,不但带来更浓厚的生活气息,还带给观众更多思考。张广天、李六乙、孟京辉、牟森等人成为小剧场戏剧带头人。1993年小剧场戏剧渐成气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作品当数孟京辉导演的《思凡》,随后还有《安道尔》、《阳台》等作品,在除了固定的戏剧观赏人群之外的白领、学生、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影响力。整个90年代小剧场戏剧的发展是良性和循序渐进的。
从2003年开始,小剧场戏剧得到了发展,看话剧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惯性消遣,小剧场话剧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项时髦的业余活动。尤其是2005年“戏逍堂”的成立,一批瞄准市场的小戏开始推出,这些小戏的题材通常关注的是社会热点,表现的形式大多很搞笑,在搅热戏剧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争议和困惑。2008年,小剧场戏剧进入较为活跃和繁荣的阶段。今年,小剧场上演的剧目较之前十年更是数倍增长。从1月份至今,北京市24家小剧场共上演剧目354台,3327场,剧目和场次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和163%。这也意味着,北京的小剧场平均每天都有超过一部新戏上演。剧目的增多,小剧场演出题材的多样,标志着小剧场走向繁荣。
期待更多领军人物
说到小剧场戏剧,不得不提的两位导演就是林兆华和孟京辉。被业内称为“大导”的林兆华,30年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拉开了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序幕;另一位是孟京辉,他从90年代初开始接触小剧场戏剧,是中国小剧场戏剧作品最多产的导演,也正是他将中国小剧场戏剧带到了世界舞台,他的作品参加了阿维尼翁戏剧节,让中国小剧场戏剧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绝对信号》是林兆华独立导演的第一个戏,在当时的条件下,剧院领导抱着“试验试验”的心态,林兆华也自觉心中没底。当拿到《绝对信号》这个剧本的时候,林兆华就觉得现成的导演手法已经不够用了,既要表现现实空间,又要表现心理空间,还得有想象空间,三个空间还要让观众看懂。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在没有舞台灯光的情况下,演员们就用手电筒照着自己的脸来演出。每晚演出之后,剧组的编剧、导演和演员都直接和台下的观众交流,这也开辟了人艺和观众交流的传统。《绝对信号》在当时整个戏剧界产生了很大震动,当时的戏剧评论家林克欢、童道明看完都很兴奋,评论说:“戏剧也可以这么演!”
1993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孟京辉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央实验话剧院。拿着剧院给的7000块钱,孟京辉开始做了他的第一部小剧场戏剧《思凡》。从这部戏开始,孟京辉开始认识到,小剧场话剧不是大剧场话剧单纯空间的缩小、成本的降低,在小剧场里的表演不能“小”,反而要“大”。
有了《思凡》的成功,孟京辉坚定了“小剧场戏剧创作从此要往不规则的方向走”的戏剧主张,于是1994年他排演了《我爱XXX》,这是小剧场话剧里第一次没有剧情的戏。1995年他又排了《沃伊采克,放下你的鞭子》,还有1997年的《爱情蚂蚁》和后来的《盗版浮士德》等等。现在为年轻观众所熟知的孟京辉的话剧是《恋爱的犀牛》,该剧至今已经演出了上千场。
除了林兆华和孟京辉两位先行者,许多新锐导演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黄盈、黄凯、赵淼等,或幽默风趣,或巧妙讽喻,或青春时尚,或特立独行……尽管提到的小剧场话剧青年导演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和稳定的观众群,但从编剧、导演、演员到制作,整体戏剧人才的短缺仍然是小剧场发展的瓶颈。无疑,唯有不断层的人才队伍,才会有小剧场戏剧的多样化和长足发展。
有待拓展新空间
随着戏剧市场的回暖,近年来,民间剧团、民营剧场如同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起来,日趋蓬勃。蓬蒿剧场、蜂巢剧场、枫蓝国际小剧场、麻雀瓦舍等小剧场不断涌现出来。与此同时,民营戏剧团体在戏剧市场中闯出来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一些民营剧团打出了名堂、打响了品牌,“戏逍堂”、“繁星”、“春天戏剧”、“哲腾”、“开心麻花”等已经是为观众所熟悉的“名剧团”。
同时,诸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南锣鼓巷戏剧节”等戏剧活动,其规模也逐年扩大。以今年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为例,18部国外剧目、5部港台剧目及30部内地剧目集中上演,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戏剧作品可以满足各种戏剧观众的欣赏口味和观赏需求。
小剧场戏剧走进高校,也将大学生带入到了戏剧的制作和演出中来。一些艺术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纷纷成立校园剧社及“黑匣子”小剧场,演出本校学生自己编导的作品。“中国大学生戏剧节”迄今已举办了11届,从2001年第一届的4所高校6个剧目到今年的126所高校149个参选剧目,从只涉及身边现实生活题材到具有史诗气质的历史题材,从剧本的清涩到日臻成熟……11年来,近200部大学生原创或改编话剧在大学生戏剧节上展演,引发了中国高校的戏剧热。从80后到90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欣赏戏剧、自编自导自演戏剧,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这为戏剧的繁荣增添了活力。
走过了30载春秋,小剧场戏剧从最初的实验先锋色彩浓厚,逐渐发展成非典型性实验戏剧和商业性戏剧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剧目营销成为重中之重,这是商业戏剧的一个特点,也激励着创作者更加努力提高作品质量。而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和普遍使用,小剧场戏剧的创作和营销等手段不一而足,能否对新媒体技术与理念进行合理化使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