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胡其峰、袁于飞)在“世界末日”谣言破灭后的第一天,由本报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第20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针对公众关注的“部分科普出版物谬误百出”这一现象,来自新闻出版总署、科普作家协会、出版社、出版物销售商、媒体界的近百名代表,就守住科普出版的“生命线”——科学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科学性是科普出版的生命线,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容动摇、不容马虎。如果不能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是对科学的歪曲,对公众的误导,是精神的毒药。”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首先发言。
“最近媒体非常关注‘世界末日说’、‘全能神’邪教组织等。社会出现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源自科学精神的缺失。”本报副总编辑方正辉作为媒体代表表示,光明日报作为我国科普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希望通过今天这样的活动及相关报道,更好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专业创作人才的缺失是造成科普出版物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媒体代表问到“现在价值观多元化,如何引导年轻人从事科普这样的公益性事业”时,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坦言:“搞科普,得有相应的政策引导,没有具体措施不行。现在的年轻人成天得考核,搞科普的人很可能被认为‘不务正业’。”著名科普作家郭曰方建议,把科普工作的成绩纳入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考核体系,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科普专业,把对科普教育的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
好的科普图书如何产生?科普出版社副社长、总编颜实说:“从现在整个世界科普出版的情况看,真正好的科普作品很多取决于出版社,要有优秀的编辑,有非常好的、独特的选题视角。”刘嘉麒则认为,目前世界上著名的科普书,都是大科学家写的,“没有一个好作者,写不出来好书”。
4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今天的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