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一所企业式的学校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文化建设采访记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3日   03 版)

        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2号楼C座大厅,一面企业文化墙映入眼帘,24家企业的标志和理念一一张贴出来,耐人寻味。学院党委书记张新科开门见山地说:“这是一种专业文化的展现,把与学生专业最相关的企业文化张贴出来,给学生最直接的专业文化熏陶,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

        张新科说,校企合作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就是基于校企文化融合下的专业文化能否真正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学院将专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了校企文化的零距离对接。

        12月21日,在学工处刘晓明的引导下,记者走进化工实训基地的干燥实训室内,学生身着白色工作服,聚精会神地边扭动仪器左侧的阀门、边记录数据。来到化工产品合成实训室,一整套不锈钢仪器前,学生启动一个锅状仪器后,立即拿起手边的实验材料,盯着眼前的仪器表,准备填写报告。

        刘晓明说:“整个实训基地是完全按照炼油厂的生产程序布置的,学生不用进企业就能完全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和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职业意识,上岗后可以迅速适应工厂的生产过程。”

        走出实验室,刘晓明告诉记者,学院邀请了企业家、技术能手来院兼职,每年组织“企业家进课堂”等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企业文化,同时每年安排25%以上的专业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文化素养。目前,学院已与280多家合作单位签订师资培养协议,校外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授课率达30%,校内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74%。

        同时,学院与燕山石化有限公司、江汉油田等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了“燕山石化班”、“江汉油田班”等十多个班级,并成立以学校、企业为双主体的二级学院,让学生“下企业、进车间,上生产线”。在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培养模式下,扬工职院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8%以上。

        在办公楼采访时记者发现,整栋楼都是职场式办公格局,每一间办公室都由一个个小隔间组成,老师在格子空间办公,职场氛围浓厚。建工系党总支书记盛英淼说,这所办公楼都是由老师带领学生装潢的,根据个人需要设计工作空间。而且,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有一个印着学院logo的塑料口杯,办公墙上挂着的衣架也印有学院logo。盛英淼自豪地说,这是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创业教育基地开发的产品,学院师生人手一份。

        高分子材料创业教育基地是扬工职院创业教育基地之一,每个基地根据不同的专业而建:机械工程系汽车美容服务创业基地为学院及周边用户提供汽车美容服务,电子信息工程系创业教育基地负责学院数码办公用品的维护,建筑工程系图文工作室负责学院宣传横幅的制作。

        在建筑工程系图文工作室,记者遇到了学生王伟,他正为学院的社团活动制作横幅,王伟停下手中的活和记者说:“在这里的工作,从最初设计到最后喷印都由我全程负责,产品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意的好坏。虽然这只是一份校内工作,但它让我对今后创业就业有很大底气。”

        院长刘金存告诉记者,该院拥有116个校外创业基地,并有两个得到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提高业务水平,毕业后直接上岗。

        记者感慨,把学校看成企业,把“校企合作”看成“企企合作”,对职业学校实施企业化运作,这将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上,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疑是带了个好头。(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