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江苏素有崇教尚文的传统,一直以来江苏就把教育改革发展作为强省之基、竞争之本,近几年,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效如何?
沈健:2010年我们把科教兴省战略拓展为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近五年,高校生均教育事业费从1.4万元提高到2.4万元,以教育优势构筑人才优势、发展优势。
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的机制。近三年全省高校共增设本科专业324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专业232个,占总数的71.6%。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教育部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江苏高校连续多年名列前茅;组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取得四连冠的骄人战绩。
狠抓教学质量工程,形成和集聚了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全省高校共有国家特色专业233个,国家精品课程341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7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1个,国家双语课程45门,均位居全国第二位。
江苏现有普通高校128所,在校学生179.4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超过90%。
记者:今年11月,江苏召开了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强教”的发展理念,针对这一理念,江苏在高等教育方面有何工作部署?
沈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重中之重,为造就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我们做出如下举措:
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鼓励他们脱颖而出。组织实施“高校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深入实施“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每年选派30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世界200强高校的优势学科研修深造。
支持高校面向海内外引进名家名师,以高端人才提升办学水平、引领科学发展、增强科研能力。继续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2020年前选聘400名特聘教授。实施“海外青年博士集聚计划”,积极参与“青年双创计划”,引进1000名以上35岁以下的海外青年博士到我省高校工作。探索高校与企业、科技园区之间的人才合作模式,选聘一批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兼职教授。积极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培育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坚持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的基本制度,把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健全培训制度,推动高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加强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鼓励和支持高校人才到企业任职兼职、创新创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记者: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苏落实这一要求有怎样的想法和目标?
沈健:到2015年江苏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为此,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立德树人”教育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依靠高素质教师队伍,走出一条有江苏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