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城市要发展 古城需保护 双赢行不行?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20日   05 版)
    紫阳古街林俊乔摄

        城市化浪潮汹涌,新城一座座崛起,古城及文物古迹却正在消失。有专家说,城市化浪潮中的建设性破坏,使得一些地方的古城彻底消失。

     

        日前,在浙江省临海市参加中国古城墙保护与申遗学术论坛的专家们却欣喜地发现,该市古城原生态保护模式堪称典范。

     

     要保护的是古城,更是活的古城

     

        “临海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委宣传部长卢如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卢如平介绍,临海的古城保护几十年一以贯之。早在1984年,该市就对古城保护进行规划,老城区2.3平方公里被划为保护区,严格禁止对历史街区风貌的破坏,并委托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完成了《临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修编工作。

     

        在国内,许多古城虽有规划,但规划往往被建设性冲动蚕食。而临海历届政府虽对规划进行过四轮调整,但保护区不但未被蚕食,相反却扩大到3.9平方公里。这种克制和理性使得这座古城在一波波城市化浪潮中避免了建设性破坏。

     

        临海古城整治时,曾规划搬迁一部分人,围绕要不要搬迁,争论激烈。在此之前,江南某市在古城修复中投入数十亿元,把保护区居民全部搬迁,后发现原住民一搬走,古城就成了死城,只好又把居民搬回来。著名古建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认为,古城应该是活的,原住民生活要保存,老城要养护,如果都搬走了,让谁来养护?

     

        临海吸取了专家意见,制定了“保古城、继文脉、复风貌、辟新区”的总体思路,即保留原住民,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保持原有风貌不变,整个历史街区进行原生态保护。古城被“圈起来”保护,城市如何发展?在古城外的东面建新城。作为古城,其历史风貌需要严格保护;作为居住区,又要求满足各种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对城镇功能的日益提高;作为旅游区,必须提供完善的旅游功能。传承与弘扬,保护与开发,矛盾叠现,这些都给原生态保护增加了困难。该市在保持老城区风貌不变的情况下,对生活设施如下水道、卫生等设施进行改造,构建了排污排水系统,逐步改善生活设施。同时对古城区各文化遗迹进行了建设和修缮。

     

     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都重要

     

        11月21日下午,临海紫阳街一派喜庆气氛,临海市政府在此举行揭牌仪式。紫阳街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第四届“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荣登其列。

     

        “紫阳街是临海千年古城的文化血脉,是千年古城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核心部分,既保持了明清建筑的历史风貌,又较完整地构成了一条具有典型江南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临海市副市长陈先东在揭牌仪式上说。

     

        紫阳街横贯全城南北,长1080米,两侧特色店铺林立,古城保护专家认为,临海紫阳街的改造是该市老城区保护的一个典范。

     

        为保护紫阳街古建筑,临海市邀请同济大学阮仪山教授进行设计,并先后投入15亿元进行抢修,恢复了历史风貌,盘活了沿街特色商铺和老字号商铺,使“山水秀丽古城,形制严谨府城,明清繁华商城”的历史格局得以重现,恢复了老街区“下店上宅、前店后宅、深宅大院”的传统建筑特色,使千年文脉得以延续,历史风貌不断还原,文化内涵日渐丰富。沿街的原住民还开出店铺,麦饼、麦油脂、羊蹄、肚脐饼等传统小吃铺随处可见。

     

        2012年6月,紫阳街在全国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跻身“十大名街”之列,成为浙江省第二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北京古建筑研究所原所长王世仁认为,临海有古城、古街、古庙、古塔;标志有山、江、山上有塔;特色有山、水、城自然风光,各有功能。

     

     古城墙不是限制是宝贝

     

        11月17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在会上公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明清城墙”亦在其列。

     

        “中国明清城墙”包括辽宁省兴城城墙、南京城墙、浙江临海的台州府城墙、西安城墙等八大城墙。为此,八大城市于日前聚首临海,就中国古城墙研究、保护与申遗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形成一致意见,通过了明清城墙组合保护、申遗的“临海共识”。

     

        卢如平说,台州府城墙是我国江南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府城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城墙长4670米,有4座城门,包括4座完整的瓮城。台州府城墙能保护下来非常不易。在许多地方,保护古城墙就不可避免地对当地交通、经济发展有所限制。如何破解难题?前些年,临海市在建水果批发市场时发现了古城墙遗址,市政府获悉急令停工。但保护遗址需1500万元资金,有人想不通。时任市委书记陈广建说:“钱亏了可以赚回来,古城墙毁了,永远无法恢复。”(本报记者 叶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