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园里又多了27张黑皮肤的面孔,他们是埃塞俄比亚铁路高层次来华留学生培训班的学员们。他们将在西南交大进行为期一年的深层次的铁路相关专业学习。这是西南交大长期坚持国际化办学方针开出的又一芬芳之花。
创新一个管理模式
大学校园里,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初到中国,热爱中国文化,却面临艰难的适应过程,留学生管理呼唤更专业、更细致的管理服务。
过去,交大的留学生入校后分散到各个学院。由于文化差异、文化冲击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引发的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常发生。多年从事留学生工作的青松不轻松地回忆:“那个时候最怕半夜派出所和医院来电话,多半是学生打架或者出事了。最后我和成都的派出所和各大医院很熟悉了。”
学校国际化战略促进了留学生事业壮大发展。2002年,西南交大留学生只有18名,如今已发展到500余名。留学生规模扩大,种类更为丰富,这些可喜的变化也意味着管理的难度更大,服务的任务更重。原有的分散管理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精细化给留学生管理工作送来一缕清风:留学生管理逐步进入了正轨,走上了规范管理和良性发展的道路。
我们是“爸爸妈妈保姆团”
在西南交大,这一群负责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年轻勤奋的老师,被亲切地称为“爸爸妈妈保姆团”,团长是被留学生称为Chinese Mother中国妈妈的国际处副处长贺平。“对留学生既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又要关心、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视他们为自己的家人和亲人。”国际处的每位老师都将这句话铭刻在心里。
“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工作的宗旨是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留学生。为了这个宗旨,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付出了很多。他们会半夜到机场接学生,学生家属不孕不育,他们带着病人去大医院求医问药,留学生间闹矛盾,他们会去做思想工作……有的留学生希望家属陪读,这意味着会增加很多工作量。本着人性化的管理,学校决定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同意家属陪读。曾经有个伊拉克留学生,要在交大攻读4年博士学位,考虑到他的国家当时战火纷飞,学校允许让家属陪读。“他能安心学习,我们为什么不帮助呢?” “我们对学生的付出与学生对交大、对中国的感情是成正比的。”贺“妈妈”真诚地说。
在爸爸妈妈保姆团的精心“照顾”下,留学生快速融入了中国这个大家庭,他们与中国学生开展足球赛、共同庆祝传统佳节、游览成都美景、组成志愿者团队去爱心支教……越南留学生阮冯日新在即将离开生活了5年的交大时深情地说:“从来的时候,对这里一切都不熟悉,到现在我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把它当作我的第二家乡。”
留学交大,梦想成真
无论是管理模式的创新,还是“爸爸妈妈保姆团队”的付出,所有的努力都是积极主动响应号召“留学中国战略”,把国家战略与学校的国际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为国家培养对华友好人士。
从“留学中国”到“留学交大”,西南交大人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吸引留学生。西南交大在培养留学生方面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培养的越南留学生在越南交通运输行业声望卓著。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与越南河内交通大学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开展了领导互访、人才培养、教育管理和研究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其中本科生的培养是一个主要项目。
学校在轨道交通方面的学科名列全国第一,学科优势和行业优势显著、地处祖国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国际化大都市成都,地缘优势明显,加之学校制定了留学交大的优惠政策,设立奖学金,这些优势形成合力。学校有针对性通过周边国家和行业需求吸引留学生,扩大高层次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同时,学校在教学管理国际化、教材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方面创造条件,2011年为硕士、博士留学生开设了20门全英文授课的国际课程,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授上课,满足了留学生学习需求。
正如副校长范平志所说:推进来华留学生的工作,需要每个环节有序,每个细节到位,需要交大人真心的付出。(本报记者 练玉春 本报通讯员 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