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见字如面

    作者:许春丽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7日 11版)

        荃:

        千里试问君安否?

        且把思念遥相寄!

        在这个薄暮已垂的中秋,在这个细雨霏霏的夜晚,看不到中秋的月光,我在心里举杯邀明月,却月圆人不圆,“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异地的你,望见窗外细雨了么?那是我思念你的泪水。我要先写下你的名字“荃”。你的名字在我心里早已千呼万唤,不知多少次让我随手写出来。在我笔下,你时而深沉如海,时而飘逸秀气,撇捺处柳眉含烟,横竖间落落大方,轻轻的点顿,是一颗黑痣藏于眉心卧在唇边。一笔一画描绘了你,你淡远的身影就丰满起来,在我眼里清晰如初。

        我要写上“见字如面”,虽然一年难得见上几次。曾经以为它是一句平淡如水的话,丝毫没有生动的色彩,隐在字里行间不会让人品味出什么。但在无垠的时间的旷野上,巴山夜雨,游子浮云,聚散依依后,多少人望穿秋水,多少人午夜梦回。倘若就此离别再没有重逢,倘若重逢时已经物是人非,道一声“见字如面”才是彼此最好的慰藉。

        那时那分的感情,那刻那秒的迸发,从笔尖流淌出来的感悟,岂是通讯工具可以攀比的精彩?!还想重提当年的往事,还要叙说今天的心情。很久很久以前,我曾把半树榴花藏在少女梦中,榴花那么红,梦境那么长。如今,山间的叶子红了又绿,河里的水涨了又落,走过的路上早已爬满青藤,傍晚的夕阳还在云烟深处轮转……

        任韶光不再,我就在路口守候,等你跋涉千里,摇一条柳枝踏歌而来。朝朝暮暮时,也许语言之树从不开花,美丽的诗句都出自怀念。很多的时候,倾诉的渴望在心里涨成大海,落在纸上却只是短短的几行。更多的时候,语言又是苍白的,所以心情就无法用文字表达。明白了这些,就不要刻意去描述什么,就别在乎一封信是洋洋洒洒还是寥寥数语,哪怕捧一张无字的纸,也应该读懂疯长的心情。

        因此,在这个举国团圆的节日,我要给你写一封信,不要千言万语,不要海誓山盟,也不要端端正正,有心灵的感动和真切的怀念就足够了。就像园里的韭菜你不要割,让它静静地长,就像窗前的青藤你不要剪,让它慢慢地爬,就像很多很多的话你不必说,让它悄悄地沉入心河……

        在一个雨后的清晨,轻快地写好信封,小心地贴上邮票,缓缓地放进信箱。我寄我心于纸端,隔山隔水能相望。那一刻,我想象你一定微笑着伸开双手,一只鸽子正在你的掌心悄然栖落。

        记忆就成了耀耀生辉的宝石,我们小心呵护精心珍藏,和它形影不离,一如守望田野里的小麦,看它返青,看它拔节,看它扬花,看它抽穗,看它的腰身在阳光下一天天变成金黄的颜色。我们也在岁月的故园里一天天长大,幸福抑或平淡地活着。

        当多少年后,我们都老了。在一个深夜经意不经意地想起一段往事,重读一封旧信,重温一个名字,还能不能微笑着说一声“见字如面”,还会不会坐在岁月的彼岸泪流成河?

        终究会有这么一天,在一个清风明月的夜晚,无人打扰的幽静小院,再一次携手把那往事翻阅,埋首在发黄的字迹里,笑看彼此额上眼尾的细密纹路,搜寻那往日,值得为它纠缠一生的记忆。

        我就默默地想,我们流逝了岁月却留住了一封信。

        我就痴痴地想,流水能带走光阴却带不走一个人。

        就此停笔,遥祝:安康!

        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