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2012国际形势年终盘点②

    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下)

    作者:丁一凡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7日 08版)

        二、发达国家很难迅速扭转增长的颓势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金融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私营部门去杠杆化严重,收入分配对职工不利,只对企业有利,造成内部需求萎缩和投资需求萎缩,经济增长乏力,财政长年赤字,债务不断增长。

        由于以下的几个因素,美欧国家也难逃日本的命运。

        1.尽管美欧都在实行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居民和企业都在去杠杆化,减少债务。这种趋势直接影响到消费与投资。

        2.美欧企业创新与出口的能力并不比日本更高,尽管美国在开发与页岩气、页岩油有关的技术,但那些技术的发展取决于传统油气的价格。如果未来传统油气价格下跌,再开发这些技术会得不偿失。

        3.全球化的发展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有利,但其造成的收入分配对发达国家的居民不利,只对企业有利。美欧是全球化的始作俑者,而且美欧的跨国公司也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它们不会轻易放弃这种全球化的局面。但这种局面不利于美欧本身的投资与消费的增长。

        4.美欧的公共债务在不断增长,但因为它们的中央银行执行特别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务的负担低,暂时还可维持。但这些发达国家能长期维持低利率而不引起通货膨胀吗?如果通货膨胀卷土重来,美欧就会面临巨大的两难选择。提高利率遏制通胀,不但会大大增加债务成本,还会影响到投资与消费。任凭通货膨胀泛滥,社会抗议活动会困扰这些国家的社会稳定,从而使经济进一步恶化。

        日本在2013年可能会遭遇更大的财政挑战。日本过去靠大企业的海外利益回汇,内部价格转移机制,解决了国内税收不足的情况。但从2012年起,日资企业在中国这种新兴经济体市场上的份额锐减,汇回日本的海外利益减少,日本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了逆差。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日本政府将需要向外国人借钱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日本的债务与GDP之比如此之大,外国投资者会要求很高的收益率才可能借钱给日本。因为金融市场上的逻辑就是高风险、高回报嘛。届时,日本就可能会爆发债务危机。日元如果再贬值,日本银行的资产情况恶化,财政窟窿会越来越大。

        三、新兴经济体也受到世界增长放慢的影响

        受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和发达国家金融机构从新兴市场回撤资本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国家在2012年也出现了经济增长普遍下滑的现象。

        印度受资本外逃的影响严重,卢比的汇率不断下跌,致使印度央行只好提高利率以提高印度市场的吸引力。影响到印度的投资与经济增长。

        巴西先受到资本涌入,汇率升值的影响,又受到资本外逃的影响,也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和加拿大银行这些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采取“印钞票”的办法,为本国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以缓解经济压力。这些措施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危机的影响,却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但因为中、印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慢,需求减弱,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到影响而下滑。巴西和俄罗斯是新兴经济体中的资源出口大国。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下滑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和经济增长。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曾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它们的经济增长如果持续疲软,会对中国的出口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中国的增长会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但在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可能是世界经济最大的亮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