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第二届“百节好课”课堂风采展示、“改进教学方式”研讨……这段时间,太仓市实验小学孟初薇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她告诉记者,在太仓,类似的培训教研活动持续一整年,有效更新了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人人‘钻’业务,个个‘研’课堂的情景随处可见。”
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打造一批高素质、高层次教育人才。太仓市教育局局长周鸿斌表示,教师发展不能局限于“名师”、“特级”,而要放眼于所有老师,均衡推进。“在学校层面培养的基础上,辅以教培研中心的专业发展,太仓还通过创新让教师研训实现全方位、多层次覆盖,为每位教师搭建成长‘阶梯’。”
校本研修夯实师资基础
走进太仓市浮桥中学的课堂,一节英语课引人入胜:课堂鼓励语、单词竞赛、小组互动互学。学生们时而面对面地提问,时而耐心讲解,时而激烈讨论。是什么让一所普通农村初中的课堂迸发出如此活力?
校长钱月琴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为了培养适应现代课堂的教师,学校可谓煞费苦心。特意开设了新教师岗位培训;建立骨干教师培训班,让他们承担课题、公开课。“学校前后两次组织老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开放课堂’,还把省特级教师张维元请到学校作专题报告,打通自主互助的学习通道。”
浮桥中学的实践是太仓开展校本研修的一个缩影,更是太仓拉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侧面。周鸿斌认为,校本研修立足教师所在学校,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研修成果直接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利于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动机。
以校本研修为抓手,太仓师资的专业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太仓市教育局人事师资科科长彭晓辉介绍,去年一年,太仓市申报江苏省级课题12项,苏州市级课题47项。“太仓市实验小学成功拿下国家级课题,新区二小承担的省级课题获江苏省教研课题教材类研究成果一等奖。”
“四位一体”实现资源共享
校本研修奠定了教师发展的坚实基础,但学校科研力量相对不足,而且教研、科研、培训分线独立管理,已无法满足教育科研实践性、多样性、综合性的发展要求。如何形成有效管理的开放格局?
太仓市教育局副局长尤培亚认为,要使教研、科研、培训共生相长,就得充分发挥它们的整合优势,改变由各业务部门“单打一”的封闭局面,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与共享。
2003年8月,综合性业务机构——太仓市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它将原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室和电教馆四个单位合并,创设出“一室三部、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
太仓市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孔伯良介绍,“四位一体”研训模式突出了研训重点,减少了条线交叉管理,强化主题研修、课堂实践、经验共享、反思提升,很好地诠释了“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特点。
近年来,中心借助感知网校平台,成功开设了覆盖全市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的网络培训活动。据统计,全市共有86位骨干教师在平台进行授课培训,全市11078人次接受了网络培训。
今年11月,太仓市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评估组组长、原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笪佐领认为,“四位一体”创新将学科课题的指导、管理等工作直接挂靠到中学部与小学部,教研员直接指导、学科骨干教师参与课题与成果的评审与鉴定,使教科研管理向教学一线前移,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整合。
创新创意破解发展瓶颈
每天清晨,太仓实验小学费晓瑜老师都要赶到位于20公里外的九曲小学授课,实小老师为何会在九曲上班?原来,这是太仓创新实施的“托管”工作制度。实小派出副校长、老师到九曲任管理干部、支教老师,九曲派出老师到实小浸入式培训学习,还形成了每月一主题的跨校主题研修活动。
近年来,太仓城乡学校的硬件投入、师资配备等几乎没有差异,但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仍存在距离。太仓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健表示,“托管”是一所学校影响、带动另一所学校的过程。“各个层面都融入了新人员、新思想、新文化,输出新理念、技术、职业精神,从内涵上破解城乡教育的二元分割。”
创新引领教育人才培养,太仓还把触角伸向了名师这座“宝藏”。盘活、放大资源,让他们引领这个学科、这个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的教师共同前进。
“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激活了我的进取精神。”王晓春老师主持的工作室由8名成员组成,“他们都是名校长、名教师,要当好这个领头人,必须动足脑筋策划出专业水准高的活动才能吸引人。”
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特级教师团队,与宁波鄞州区联合举办名师研修班,搭建江浙沪三地教师跨省交流大平台;举办两期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全国优秀教师、多名省和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太仓涌现,铺垫起教育现代化的基石。(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