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2012国际形势年终盘点①

    世界呈现出三个中心(上)

    吴建民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13日   08 版)

        【编者按】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年终将至,本报特邀国内国际问题知名学者和本报驻外记者盘点2012国际形势,今天推出首篇。

     

        2012年是大选年,在50多个国家举行了大选,领导人更迭。大选年各国的注意力内向,关注国内的情况。然而,国际上各种因素继续发挥作用。在回顾2012年国际形势时,可以看出,最突出的特点是国际关系正在呈现三个中心。

     

        金融危机的中心在欧洲

     

        2008年,金融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危机来势迅猛,雷曼公司以及美国一批大公司和银行倒闭,华尔街陷入了自上个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很显然,当时金融危机的中心是在美国。

     

        危机爆发后,全世界都看到了,这场危机规模之大,来势之迅猛,影响之深远,堪与上个世纪的大萧条相媲美。面对这场危机,一个国家,就连美国这样一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很难单独应对,人类必须联合起来。

     

        20国集团分别于2008年11月8-9日在美国华盛顿,2009年4月1-2日在英国伦敦,2009年9月24-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了三次峰会。这三次峰会举行及时,措施有效,使得这场大危机没有像上个世纪那样,演变为大萧条。

     

        2009年12月,爆发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希腊国家负债高达3000亿欧元。如果欧盟不给予及时救助的话,希腊面临着破产的危险。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和向欧元区其他国家扩散,十分明显,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心转移到了欧洲。这种状况的出现绝非偶然。

     

        2002年1月1日,欧元问世,这无疑是国际金融与货币历史上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十几个欧洲国家拥有共同的货币,大大方便了相互之间的贸易、旅游和人员交往;欧元成为继美元之后,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增加了欧洲货币的稳定性。国际投机商袭击意大利的里拉、法国的法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原因。

     

        首先,是欧元先天不足。货币统一了,但是欧元区国家的税收和财政政策并没有统一,这就为后来的危机种下了祸根。这种状况在经济上行的时候显现不出来,但是,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的代议制民主。这种体制虽然保证了欧洲政局长期总体稳定,但也造成了欧洲政治家短期行为成风。他们为了赢得选票,向选民做出众多的允诺。然而,一旦当选执政要兑现竞选诺言时,却发现国库里并没有那么多钱。在西方的体制下,竞选诺言往往很难全部兑现。但是,完全不兑现是不行的,必须兑现一部分。要部分兑现竞选诺言,就需要钱,没有钱,就只好举债。反正自己在位就几年,还债是后人的事。上述状况决定,欧盟大部分国家都过度举债,远远超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60%上限。希腊公共债务占其GDP的比重达120%,欧盟27国平均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为83.4%。

     

        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国家领导人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应对债务危机上。欧盟已经举行了二十多次首脑会议,会议虽多,措施也不少,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危机使欧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英国本身经济状况不好,对援救希腊等国态度不积极。2011年12月,欧盟峰会决定采纳德法两国修改欧盟条约的草案,在欧盟范围内实行统一财政政策。17个欧元国及9个非欧元国均表示将加入新条约,只有英国拒绝新条约。英国与欧盟的距离正在拉开。

     

        欧盟成员国多数经济在低谷中徘徊,欧元区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连续出现负增长,再次陷入了衰退。欧洲经济不景气,失业问题严重,特别是青年人找不到工作。25岁以下青年失业率西班牙和希腊超过50%,法国25.2%,英国21%。青年失业率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欧债危机的资金缺口高达1.4万亿欧元,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要弥补资金的缺口,各国就必须实行紧缩政策,削减福利。失业和福利削减,就导致欧洲的社会风潮愈演愈烈,罢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增加了欧盟国家应对欧债危机的困难。

     

        2012年11月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欧元区至少还要再过5年才能从严重债务危机中恢复过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