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银行卡买卖有何玄机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13日   10 版)
    CFP

        “各大银行借记卡、网银200元—500元,绝对安全保密,无任何交易记录,并提供真实身份证明;同时长期高价收购银联借记卡,现金付账,绝不拖欠……”临近年终岁尾,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售卖银行卡广告开始充斥网络,并形成一条收购、开办、销售、使用的“灰色产业链”。极具私密性的银行卡竟被当成商品公开买卖,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潜在的银行卡需求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为不法行为打开方便之门的?

     

        银行卡买卖“为谁而生”

     

        按照相关规定,银行卡仅限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可如今,银行卡怎么竟成了可随意买卖的商品?

     

        为了探明真相,记者拨通了一位银行卡网上售卖者的电话,佯称自己想买一张银行卡。对方告诉记者,一般四大银行的借记卡价格在200元-300元不等,网银卡则在400元-600元,并提供全套资料,即网银U盾、身份证明、手机卡、开户协议等。

     

        当记者提出对卡的安全性表示怀疑后,他声称,所有的卡均为新开的储蓄卡,卡内保证只有10元工本费,无任何交易记录,可通过淘宝网支付或货到付款。当记者问他如此多的卡从何而来时,他坦言是以每个150元的价格买来身份证,再花钱找与身份证容貌相似的人去办卡得来。一般来说,每个身份证可分别办理三四个普通借记卡和网银。

     

        他同时向记者表示可以收购空白卡和闲置卡,价格在100元-200元左右,如果是包括各大银行借记卡和网银在内的全套卡收购价格则在900元以上。

     

        居民手里“沉睡”多年看似一文不值的闲置卡为何有人愿意高价收购?而许多人愿意购买来历不明的银行卡又意欲何为?

     

        据“卡贩子”向记者透露,网店店主是购买银行卡的一大主力。由于开一家新网店往往需要开多个账户来炒作信用,因此很多店主在开店初期会购买大量银行卡来刷“信誉度”。而更多银行卡则是卖给了那些“想送礼,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身份的人”。有的售卖银行卡网帖甚至做出这样的广告:“您是否还在为收账、转账、送礼、接受汇款的同时,不想让对方知道你的身份信息而苦恼呢?现在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至诚至上的服务,满足您的需求。”

     

        “卡贩子”还告诉记者,每个月都有很多中小企业主购买银行卡,主要想通过多开账户的方式,将原本一个账户的钱分到几个账户,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据记者了解,购买银行卡还给一些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买来银行卡进行洗钱,或者假装是卡主本人诈骗其亲人钱财等。

     

        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被追责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对商业预付卡市场进行了规范和治理,商业预付卡的准入门槛和服务审核都较从前更加严格,于是犯罪分子又瞄准了银行卡地下买卖,相比之下,银行卡使用范围更广、更便利,监管起来也更难。”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此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也助涨了金融风险,加大了对洗钱、盗刷银行卡等非法行为的打击难度。

     

        银行卡非法买卖不但会滋长灰色暴利,也为一些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郭田勇认为,治理收卡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要求和重要环节,需要公安机关、银行、用户形成合力,剪断银行卡非法买卖利益链。他建议,公安机关可根据网站上留下的联系方式顺藤摸瓜来打击银行卡销售方;也可要求相关网站予以配合,对买卖银行卡的相关信息进行屏蔽,切断不法分子的销售渠道。

     

        “商业银行要对办卡人的真实身份进行严格审核,不要给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郭田勇说。据了解,由于一些银行暗地里都把开卡量作为考核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造成银行在办理开卡业务时审核流于形式,不够严密。

     

        银行卡磁条内含有个人信息,对于收卡人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于银行卡开户人,将自己不用的银行卡卖给他人无疑相当于卖掉自己的信息和信用。一旦他人利用该卡从事非法交易,银行卡业主需要负相关责任。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海虹律师告诉记者,根据《刑法》、《银行法》和《反洗钱法》中的相关规定,个人以牟利为目的大批量地出售银行卡,将承担法律责任,严重的将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收卡人用这些购买来的银行卡进行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持卡人很可能会因为贪小便宜而触犯法律。”邓海虹说。

     

        相关银行人士提醒,由于银行卡储存了许多个人信息,出售银行卡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破解并盗取个人信息用以复制卡片等犯罪,卡主可能因此而招致损失,因此废弃银行卡千万不能卖。

     

        (本报记者 温 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