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广播,中午看报纸,晚上上夜校。”12月10日上午,山东济宁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村村民宋光继开门见山,现在除了照顾年长的老父亲,他还忙得很。
在他家门的正上方,村里安装了一个白色的小喇叭。以前,喇叭里传来的是村里发布的一些通知,或者是国家的最新惠农政策,十八大召开以来,这个喇叭“成了我们村里的‘十八大之声’了,我们都说,喇叭一响,政策开讲”。
每天在喇叭里跟大家打招呼的叫张敏。她喜欢剪报,集纳报刊上的一些重要文章,融入自己的思考,在广播里跟村民们分享,“从11月8日那天开始,我就留意媒体上关于十八大报告的新内容、新政策,及时地跟大家讲一讲”。
她有个习惯,每次广播的时候,都是站着念稿子,觉得这样底气更足一些,“就像唱歌一样,坐着唱声音就松下来了”。
在宋光继的家里,墙上除了挂着喇叭,还挂着一沓报纸。这是一份村报,是半月刊,已经出版120期了。最近的几期,主要内容都跟十八大有关。11月15日的头版头条是十八大报告要点摘录,三版刊发了村民李利昌写的题为《齐心迎盛会,协力谋发展》的文章,结尾时他说:“富裕的后八人心中充满感谢,感谢党的政策好;幸福的后八人永远不会骄傲,因为我们的目标是飞得更高!”
11月30日报纸的头版刊发了照片,内容是钢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孔庆建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座谈会的现场情景。二版更是“接地气”,以手写的方式,将村民对村委会工作的建议原原本本地刊登了出来。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句话,村党支部书记宋伟听在心里,激发了他想要干点什么的愿望。于是,他提议村委会给全体村民写一封信,专门征求意见和建议,内容包括“您家或周边邻居有什么困难或需要村委会解决的事情”、“您对村干部有什么提醒和要求”、“您对下步发展有什么好点子、好办法”。
收回来将近400张问卷,宋伟一张张地看过,“老百姓有很多实际的想法,服务老百姓就要从小事做起,而且是没有尽头的”。让他印象深刻的,有村民宋瑞明的建议:“住宅楼前一层门头房小吃铺能否集中安置在一处,这样既可以方便村民吃早点,又可以减少油烟对楼口居民的危害。”
“十八大之声”不仅响在村上的广播里、村报的版面上,还响在夜校的课堂上。每个月的固定日期,宋光继晚上在家里等着广播说“乡亲们,上课的时间到了”,他就空着手出门,往教室里走,“笔和记录本村里都准备好了,带着脑袋去就行了”。
十八大报告说要加强家庭美德教育,怎么贯彻执行?夜校安排了一堂课,叫《家和万事兴》。翻开育龄妇女二班学员李明香的记录本,上边工整地写着:“家要和,要用平等的心去爱护每个孩子,家要和,一定要把坏脾气去掉。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真不错啊,现在当农民的待遇还这么好!”村民宋光庆直截了当地说。
“我们要做到大事村民参与,小事村民说话,让村民心知肚明,多办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宋伟说。(本报山东邹城12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王国平 赵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