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中流传着一首欢快的歌:“一根藤上瓜,一棵树上花。一对雏鹰展翅飞,青春好年华。两枚军功章两朵胸前花呀!两张喜报寄回家,高兴爹和妈……”这首《军中姐妹花》正是其演唱者、分别在中国武警文工团和武警军乐团就职的青年歌唱家张妍和张涛的真实写照。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再到首都北京,十年来,这对亲姐妹用她们的执著和韧性,一路唱遍了全国,成就了一段艺坛佳话。她们的《军中姐妹花·律动2012专场音乐会》也将于12月17日在保利剧院上演。
姐姐拉着妹妹的手,歌唱路上一起走
张涛、张妍姐妹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一个普通人家。“我家虽然没有专业人士,但都是资深文艺爱好者。爷爷、爸爸、叔叔没事就凑在一起,拉二胡,吹口琴,吹笛子,上演一场小型家庭音乐会。”张涛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满脸幸福。她从小热爱音乐,初中毕业时,毅然选择了考取艺术院校的道路。
张涛备考时,每周都要去沈阳的声乐老师那儿上课。那时正值隆冬季节,到沈阳坐四处漏风的铁皮汽车要好几个小时,她每次都是早晨四五点坐首班车去,坐末班车回。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张涛先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辽宁省艺术学校歌舞班和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
相对于张涛的执著追求,张妍走上歌唱道路则是水到渠成。张妍说:“我一直是随遇而安的那种。开始就想当幼儿园老师教小孩唱歌,没想到现在能站到这么大的舞台上。”临到初中毕业时,张妍也开始学习歌唱。只不过,她多了一个严厉的“老师”——张涛。
“姐姐,是你,手牵手把我领上了歌唱艺术这条道路,一路扶携,一路呵护。当我穿上军装,是你,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告诉我,我在你的目光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使我更多地认识到歌唱事业的艰辛,更多地感受到人生奋斗路上的苦涩与快乐。”这是张妍写给张涛的一封信。恰如信中所说,在艺术道路上,姐姐张涛先行一步,妹妹张妍紧跟其后。
橄榄绿中的天籁之音
“哇!居然有人能把这橄榄绿穿得这么漂亮!”当姐妹俩以英姿飒爽的武警军装出现在眼前时,笔者心中不由得惊叹。10年来,在武警部队那片专属于她们的橄榄绿中,姐妹俩天籁般的歌声一次次响起,真挚情感如同春雨般浸润着无数官兵战士的心灵。
张妍曾沿着川藏公路跑了三趟,路途颠簸难行,上车睡觉,下车唱歌,一去就是十来天。有一次,在西藏,强烈的高原反应使她身上多处浮肿,尤其是脸肿得厉害,领导和同事都劝她不要上台,张妍却想,来都来了,怎么能不演出就回去呢。下部队对张涛来说,也是家常便饭。一次在部队演出,张涛突然犯了急性胃肠炎,她忍着疼痛坚持上台。下雪天,在露天的舞台上,她穿着薄薄的演出服又唱又跳,知情的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演出一结束,她就倒了,直接被送进医院,一下子住了好多天。
姐妹俩的情谊也得到了战士们的积极回应。张妍最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盆三角梅。“我们去云南慰问时,看到部队院里盛放的三角梅,忍不住赞叹了一句。没想到战士们这么细心,来北京出差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还特地给我带来一盆。”
音乐是清新隽永的心灵感悟
在张涛、张妍的歌声里蕴含的不仅是来自民歌自身的温暖力量,更是清新隽永的心灵感悟,她们一心沉浸于艺术世界之中,享受着音乐带来的那份质朴和安宁。“艺术探索没有止境,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提升。”张涛和张妍一直坚守着这样的信念。上大学的时候,姐妹俩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讨论起音乐来不亦乐乎。工作以后,姐妹俩双双报考研究生。张涛为了复习文化课,每天24小时连轴转地学,困了就睡一会儿,饿了就吃点东西,不分白天黑夜。
辛勤耕耘总有收获的时候。张涛和张妍在各项声乐大赛中屡有斩获,姐姐在全国推新人声乐大赛中获银奖,妹妹在“金号奖”声乐比赛中获全国听众最喜爱的十佳歌手;姐姐在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中夺银,妹妹在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中捧回奖杯……
不过,她们并未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开始思索如何为民歌拓展歌路、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从2005年两人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军中姐妹花”成了歌坛独树一帜的靓丽风景,到2010年慰问抗洪抢险官兵举行大型现场音乐会《卫士欢歌》,为广大官兵送去温暖祝福;从国家大剧院的民歌音乐会《祝福你》用无扩音的形式挑战专业高峰,到12月即将在保利剧院举行的音乐会,对新民歌进行尝试,为广大观众带去艺术享受,姐妹俩一步一个台阶,舞台越来越大,歌路也越来越宽。
本报记者 李 蕾 本报通讯员 汤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