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周其凤
时间:11月16日
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要有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和紧迫感,又要牢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切不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上,始终保持深刻的定见和强大的定力,不为浮云遮望眼,不跟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文化建设就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各类量化的评价指标则为工具性的作用。偱本而求用,则用之不竭;以用取代本,虽能喧嚣一时,终难行远。中国的大学能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以什么样的面貌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究竟能在世界一流行列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最终还是要看文化建设的成效。
以文化来推动大学建设
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
古往今来,大到文明兴衰,小到团体消长,无一不是以文化因素为根本推力和根本原因。任何社会和社会中的任何部分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自觉推进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对于大学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性,既体现在文化对于大学的意义,也体现在大学对于文化的意义。
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建设的任务尤为紧迫。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世界高等教育回归文化本质的发展新趋向所提出的新课题。近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几次深刻变革,第一次是从宗教教育机构转变成通识教育机构;第二次是从教育机构发展成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机构,标志是洪堡大学理念的提出和实践;第三次是走向产学研相结合,标志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大学的崛起;现在,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以文化确立大学在社会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如果说前几次变革中国的大学都是后发者、追随者,那么,在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一次历史性变革中,中国的大学至少是同步者,甚至还有可能、有条件成为引领者。机遇已经到来,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理应抓住机遇而不错失机遇。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新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这个重大任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大学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党和国家把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要求大学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大学要肩负好这个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则是西学东渐、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已形成一百多年,要重塑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根基,不容易;二则是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文化日益多元多样,要在差异中重树共识,在多元多样中再立主导,更不容易。我们将交上一张怎样的答卷?国家在期待,人民在期盼,世界在瞩目。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进大学科学发展提出的新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大学的外部办学环境、内部治理方式和师生的思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大学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只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凝聚全体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精神认同,激发他们的爱校荣校意识,更加自觉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才能更好地彰显大学的文化风格,塑造大学的文化品牌,提高大学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大学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支持;才能更好地明确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为大学科学发展提供深刻的思想文化资源,使大学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什么是北大精神?
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关怀、高远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和教师、学生、干部、后勤等各个群体。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文化上的旗帜,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抓住了大学精神建设,就抓住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对待大学精神,一要传承,二要发展。所谓发展,就是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不断地对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精神体系形成新的体会和认识。
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形成了一个比较初步的共识,就是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来概括北大精神的核心内涵。现在来看,这四个词还是比较有准确性和适应性的。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常为新的姿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内涵,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深化了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认识,对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
首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志存高远的特质。
北京大学创立于清末维新运动时期,是中华民族兴学图强的产物。从创办至今,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关怀、高远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最早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就提出了“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中西并重,观其会通,无得偏废”,要把大学堂办成“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的理念。
民国初年,严复在《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中,进一步提出了北大应当肩负的恢宏使命:“宗旨兼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蔡元培主持北大期间,发出与当时的世界一流大学“平行之发展”的强烈愿望,并按照“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和“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的理念,在北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西南联大期间,北大与兄弟高校一起,抱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信念,弦歌不辍,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北大人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许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据统计,1949年到1965年的北大毕业生中,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就达100多人。
上世纪80年代,北大学生率先喊出了“团结中华,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近年来,北大师生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精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热爱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胸怀天下的崇高情怀和远大理想,始终把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民幸福,甚至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责任、有担当、有献身精神的人,办一所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和尊敬的大学。
第二,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醇厚绵长的特质。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积淀的过程。有人说,如果说政治改革需要6个月,经济改革需要6年,文化改革至少需要60年。大学文化也是这样,必须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源泉和支撑。北大的历史非常醇厚,从而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厚积薄发的重要品质。
110多年来,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第一个时期即戊戌变法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孕育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五四时期,即北大精神的形成时期。第三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发展时期,即新中国成立时期。今天北大人所坚持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用心血和行动支撑起来的。每一项传统和理念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动人篇章。就像谢冕教授曾在《一百年的青春》中写道:“北大有它永恒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历史、更来自历史的漫长行进中形成的北大精神。”
第三,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海纳百川的特质。
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海纳百川的特点是由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和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决定的。
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在北大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闻名遐迩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根本方针,在于强调大学以学术为本,学术以自由为本。这一办学方针的实施,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是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从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牢固地确立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蔡元培所讲的“兼容并包”,并不是良莠不分,而是要允许不同学术派别、学术观点的争论和争鸣,为新文化战胜腐朽、落后的文化提供条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真实含义是尊重学术,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自由探索真理,坚持真理。
从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老校长在面对不合理的批判时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到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学者在社会主义股份制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勇敢无畏的探索,都充分体现了北大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鼓励人们自由探索、勇开新风的精神传统。
如果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确立了北大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那么,北大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精神品质。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在北大,一个院系或许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院系;但却似乎没有一个院系敢说自己是北大最好的院系。这充分反映了北大学科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作为一定观念意义上的文化,都一定是社会事实、社会基础的反映。北大学科结构的这种特点,使北大文化不像有的学校那样,由一个或某几个学科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因此,北大的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必须学会互相尊重和包容,平等交流和对话。这也是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一直延续着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的重要原因。
第四,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与时俱新的特质。
纵观北大的诞生、成长和发展,都与改革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同样地,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常为新的体系,具有与时俱新的重要品质。
今天,一些人对北大精神传统提出了质疑。有人说,北大文化蜕化了,北大精神失落了。那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究竟是封闭僵化了、蜕化失落了?还是与时俱新、生机盎然?这是北大文化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我们应当承认目前北大的确存在一些与北大优秀文化传统不相符、不相称的现象,并出现了极少数“害群之马”。同时,北大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一定要看到,北大文化的主流是好的,北大师生整体精神风貌是昂扬向上、充满朝气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每一种精神都有许多生动的事例,有力的证明。
以爱国精神为例,近年来,许多北大毕业生自愿去西部、基层、农村就业。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学校毕业生赴西部、农村、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总人数就将近800人,涌现出一批扎根西部、奉献基层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如“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莫锋,光荣当选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的村官陈丽娟,主动放弃读博和在北京大医院工作的机会,而选择了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担任住院医师的朱兴旺,等等。
以进步精神为例,近年来,学校在师资人事制度、学科建设、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重要改革,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显著成绩。从2002年至2012年,北大进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学科从4个增加到18个,居国内首位。今年六月,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又制定了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进而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宏伟目标。这些都充分说明,北大人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不自满,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追求一流。
以民主精神为例,近年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得到了很好的坚持、贯彻和发展。对于一所大学来讲,民主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学术民主主要体现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今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北大得到了认真贯彻。学校始终坚持中央提出的“学术探索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在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思考上不设定任何框框,不禁止任何实事求是的独立的正常的学术研究,提倡一切认真负责、言之有据、理性平和的学术表达,保护正常的学术争论和争鸣。当然,学校也会坚决制止和反对不负责任、不计社会影响的公开言论,这并不是违背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恰恰是从根本上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
进一步来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今天的北大不仅得到了坚持,更得到了极大发展。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根基是一种互相尊重和宽容的精神。胡适先生曾讲:“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这些都是非常深刻的道理。当然,毫无原则的宽容和容忍也是不应当的,对于践踏基本社会正义和人类良知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反对和斗争。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宽容精神总是比不宽容更为难得。1993年,世界宗教大会从各国文化经典中找到了一条最基本的伦理共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原则,就是充分表达了人类应当互相宽容、互相尊重的精神。
与此相对照,今天的北大的确是极大地发展了作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根基的互相尊重和宽容的精神。比如,在今天的北大,对于卫生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司法改革等重要问题,都有不同观点和热烈争论,但这种分歧和争论,多数都是正常的学术探讨,对于帮助党和政府科学决策、防止政策的片面性起到了有益作用,也没有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又比如,北京大学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北京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倡导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充分反映了北大人提倡互相尊重和宽容精神的实践,已经从一所学校的内部,走向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再比如,这次党的十八大正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北京大学自2009年起就与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了连续四届贵阳生态文明会议,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实际上也是把相互尊重的精神,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事例,无疑都是今天的北大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极大发展。
以科学精神为例,近年来,北京大学着力推进师德、学风、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形成了潜心育人、严谨治学的风气,涌现出王选、孟二冬、姜伯驹三个全国性师德典范和一大批先进典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迄今18位得主中,有8位是北大教师或校友;2011年“两院”院士评选,北大有6人当选,是当选人数最多的高校;截至2011年,北京大学已有36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居高校首位,体现出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最近一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北大获奖成果总数达59项,高出第二名27项。
总之,我们一定要把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
今后如何创建北大文化?
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
首先,要建立健全文化建设规划和协调体系。
当前,我们对文化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对新形势下文化的地位、作用,对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特点都有待深入认识。同时,大学文化建设虽然形态丰富、亮点纷呈,但仍然普遍比较分散,缺乏整合机制,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师德、学风等突出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都需要加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工作体制和机制。
要牢固树立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建设人人有责、文化建设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服务全过程的大文化建设观,反对把文化建设界定为个别部门和单位的事情的片面倾向,每一个部门、院系、单位,每一个学科、教研室、实验室,每一个党群组织、班级、团体,每一位北大人,都是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有文化建设的责任。
要健全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院系分工负责、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经费安排、资源配置、宣传引导等方面对文化建设给予全方位支持,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大力倡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扬大学传统、特色鲜明、贴近实际、示范引领的价值理念。
一流大学有崇高精神追求方成气象,有先进文化引领方有灵魂。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当前,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进入了重质量、重内涵、重文化引领的新阶段,随着我们在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科研成果等外延方面不断逼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人才、制度、文化、质量、效益等内涵方面的建设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珍惜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弘扬高尚进取的大学精神。
文化建设既要从大处着眼,也要从小处抓起。各院系、各部门都应当结合实际,从教师、学生、干部、后勤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凝炼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倡导和培育有特色的先进文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
第三,要坚持正面宣传和加强管理两手抓,进一步纯洁校园文化氛围。
一手抓典型示范,一手抓制度管理,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发现和宣传师生先进典型,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风教风和清除赝品、拒绝平庸的学风,倡导清正廉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党风政风,倡导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发展理念。
同时,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严肃处理个别害群之马,培育风清气正的校园思想道德环境,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校园文化。
第四,要切实履行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推进一些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文化建设既是贯穿在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全局性工作,也需要一定的项目和载体;既要润物无声,也应当有声有色。要着力推进一些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大学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例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找准服务国家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推动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建设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积极倡导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新风尚;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等等。
我们坚信,当代中国的大学一定会在文化建设上,书写无愧于历史和先贤的新辉煌;一定能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大潮中,开辟中国气派、中国底蕴、中国格调的文化新风;一定能以文化建设上的鲜明成效,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民族心愿筑就圆梦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