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响亮口号。来濮阳市之前,听说这里建立了阳光大厦,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全都公开办理。11月初,记者到濮阳实地采访。
走进宽敞明亮的一楼便民服务大厅,见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劳动就业处、人才中心、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交通运输局等6个单位标识牌一字排开,59项审批服务项目指示牌一目了然。大厅为群众提供了柜台式服务,还设置了等候区,配备了饮水处,让群众仿佛到了家。
市纪委常委、阳光大厦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李剑飞告诉记者:“过去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办理都是分散办公,群众办事常常要跑很多地方,盖一圈图章下来多时要达几个月。常出现‘门难进、脸难开,事难办’的情况,办事效率低,还容易出现腐败行为。”
他说,近年来,濮阳市提出,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和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市政府各部门一定要转变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展现开放文明、务实创新的形象。今年8月份,全市统一的阳光服务平台——阳光大厦正式运行,44个单位进驻办公,264项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在此一站式办理,集中解决与市民生活及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
十八大后,濮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加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求“阳光政务”、“高效行政”,让投资者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阳光大厦运行3个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从山东到濮阳市工作的职工魏华,转办养老金手续,环节牵涉社保、银行等多个单位,“外地其他人好几年都没有办好,在这里一个小时就有了结果,我真没想到!”中心还收到了一大摞感谢信。李剑飞说:“我们反复声明不接锦旗,群众便送来这么多感谢信!”
在三楼和五楼,记者采访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心副主任曾献瑞说:“公共资源交易包括市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有土地招拍挂、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项目。这些项目一向敏感,最受社会关注,同时事关濮阳的开放、公正形象。为此,交易中心采取了公开与保密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公共资源公开透明地交易。”
记者查看了大厦的6个现代化的开标室和评标大厅。曾献瑞告诉记者,公共资源交易项目都是在互联网上面向全国公开发标,投资者可在千里之外下载标书,远程报名投标。这些是公开的。但在评标阶段则是保密的。记者观察到,评标大厅进门处,装有与飞机场安检一样的自动检查系统,评标者要被收掉手机,然后进入一人独处的电脑工作室审定,“人工评定”之后为“电子生成”,最后公开结果。
据介绍,这些评标者来自于由全国500多位专家构成的专家库,随机抽取,而负责项目的中介机构也是摇号抽取。他们不需要感谢谁,只对项目负责。这些就解决了围标串标、幕后交易等问题。据介绍,濮阳公共资源项目招投标公开后,参与投标竞争的企业大幅增加。原来一个招投标项目只有五六家企业报名,现在已发展到几十家。
在濮阳经商的魏先生前段时间参与了一个招投标项目。短短几天,他就接到濮阳市电子招投标系统发来的短信:“您已经成功获得该项目的建设权,请于3日内到阳光大厦4楼电子信息化大厅办理相关手续!”
在三楼开辟的重点项目联审联批服务大厅也很有特色。这个大厅进驻了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等19个单位,审批82个服务项目,据介绍,过去审批是串联,一个一个部门办,一办就是一年多,而这条“快车道”采用了并联方式,审批时限缩短了40%以上。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手续都可以在大厅窗口办理完成。为了更好地监督工作人员办公,阳光大厦还在四层专设电子信息化大厅,市监察局驻场监察室,主要是对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情况进行视听监督,同时受理群众投诉。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立,尤其是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公共资源透明交易,使这个领域的权力腐败行为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预防治理。”濮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阮金泉说。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33个,交易总额40亿元,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记者 王保纯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刘献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