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08日 星期六

    双周谈

    关注差异性公平

    褚宏启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08日   06 版)

        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口号下,分班、分层教学的合理性是否被忽视?不顾及学生能力和需要的差异性,违反教育基本规律的现象是否被遮蔽?

     

    全面理解教育公平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教育对象的能力和兴趣差异,依天性而教,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这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基本表现,也是素质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只有人人获得充分发展(包括英才得到充分发展),人尽其才,才有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补偿原则和差异原则,教育公平因此可以分为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三种。

     

        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即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受教育权平等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内在要求。不承认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超然于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一切权利主体享有相同或者相等的权利。权利平等废除了基于性别、身份、出身、地位、职业、财产、民族等附加条件的限制,体现了社会对所有成员的“不偏袒性”和“非歧视性”。而机会平等是在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所设立的制度,保证社会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遇,它要求社会提供的生存、发展、享受机会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始终均等。

     

        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这样配置教育资源是不平等的,但却是公平的。补偿原则对于我国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价值。十八大报告要求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要求“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所体现的就是补偿原则。

     

        本文呼吁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差异性公平,因为对此人们尚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认识。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它反映的是“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原则,即不是平均或平等分配教育资源的份额。受教育者的先天禀赋或缺陷以及他们的需求也是进行资源分配时必须考虑的前提。不同主体具有不同需求,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差异原则要求在制定教育公共政策时,摒弃“提供整齐划一的同质性的教育才是教育公平”的陈腐看法,承认受教育者存在的禀赋和能力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的自由,通过完善教育体系结构,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包括不同的教育类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

     

        本文对于我国当前教育公平政策实施中的偏差心存疑惑和忧虑。其一,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口号下,分班、分层教学的合理性被否定,因材施教受忽视,不能顾及学生能力和需要的差异性,违反教育的基本规律;其二,由于担心有违教育公平政策,教育的多样性发展受到阻碍,教育同质化被大大强化,家长和学生的选择空间变小;其三,英才教育成为理论“禁区”和政策盲点,似乎在教育公平政策的大背景下,讨论英才教育不能与追求社会公正、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一致。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就在于对“什么是教育公平”缺乏全面的认识,必须把“差异原则”作为界定教育公平的重要维度和标准。因材施教要求教育体系、结构、组织形式、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多样化,多样化意味着不同,不同意味着不一样、不均等,但并不意味着不公平。力图消除差异,实现整齐划一,并不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

     

        必须站在人的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高度审视教育公平政策。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教育对象的能力和兴趣差异,依天性而教,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这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基本表现,也是素质教育政策的必然要求。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只有人人获得充分发展(包括英才得到充分发展),人尽其才,才有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貌似“公平”的整齐划一的同质性教育误民误国。国家应该极力促进教育的多样化,提高教育服务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让学生享有更多的教育选择的自由,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的可能性。

     

    政府应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希图通过教育的市场化改革来促进教育公平,往往会南辕北辙。

     

        教育公平的促进与教育效率的提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学校协力推进,但政府应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应该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在教育体系构建、教育条件保障、教育服务提供等方面的权能。

     

        在教育体系构建方面,重点是调整教育结构,彻底改变许多地方存在的重视城市教育轻视农村教育的倾向和做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为各种类型受教育者提供更为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在教育条件保障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和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均衡、充沛的财力和人力支持。在教育服务提供方面,政府应该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扩大服务范围,不仅让教育服务惠及社会经济地位优越的群体,更“让服务惠及穷人”。

     

        希图通过教育的市场化改革来促进教育公平,往往会南辕北辙。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在教育领域推行市场化或者准市场化改革,这些改革对于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都有期待。但是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加剧了教育中的不平等,教育更加不公平。人们对市场的作用过于理想化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的局限性。

     

        市场是有缺陷的,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忌,它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很多严重后果,特别是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等。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指出:“市场对于这些公共服务是完全失灵的——即存在外部性。所以靠私营部门,撇下其方法手段不谈,将不能实现社会所期望达到的健康和教育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要求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市场机制的辅助作用。由于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单一依靠政府或者单一依靠市场都是有缺陷的,我们需要一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发挥辅助作用的混合机制。这种混合机制比任何一种单一的机制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