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05日 星期三

    点将台·老鲍谭古

    忠恕的取舍

    鲍鹏山 《 光明日报 》( 2012年12月05日   12 版)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是,就在同一章中,孔子曾对子贡说过,他有一个“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你所不愿遭遇到的,千万别强加给别人。“忠”呢,是“恕”的积极的一面:你想要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可见,忠是积极的道德;恕是消极的道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还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基本内涵。

        那么,为什么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孔子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剔除了“忠”,而保留了“恕”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从“终身行之”的角度,“忠”是对别人做有益的事;“恕”是不对别人做有害的事。“忠”是“做”;“恕”是“不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的只是一种品行;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需要能力的。因而,“忠”不是人人能做、时时能做、事事能做的。

        “忠” 和“恕” 的区别还不仅在此。

        “忠”的定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面暗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人有共同的爱好与追求。

        但问题是,人与人之间有相同的欲求,也有不相同的爱好。简单地以为自己想要的别人也一定想要,就是强加于人。

        更值得警惕的是,忠,只是相对真理,一不小心,它还会被坏人利用。坏人假冒对我们“忠”,来代替我们选择,从而奴役了我们的灵魂。

        在中国古代,专制君主用暴力来压服人民,实行专制,用“忠”的借口,宣称君主代表“集体”的利益,剥夺每一个“个体”权利;宣称代表“长远”的利益,剥夺人民当下的利益——言之凿凿,理所应当,从而让人民放弃对立而服从。

        商鞅指导下的秦国,李斯指导下的秦王朝,朱元璋的大明,康熙、乾隆的大清……古今中外,哪一个专制君主,独裁者,不是声称代表人民的利益,从而冒充人民的代表,来实行独裁统治呢?

        孔子看出了这个潜在的危险,并且,语重心长地发出了警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恕”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念,正是对“忠”的片面性的纠正,是对“忠”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的预防,是对“忠”的历史罪行的控告、警告与反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