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潜航——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追踪》,近两年,我在海军史的大海中作了一次“潜航”。
60年前,刚刚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人民海军,选派了275名官兵,成立潜艇学习队,模拟潜艇4艘艇的编制,秘密前往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驻旅顺海军基地潜艇125支队学习。潜心苦学,筚路蓝缕。3年后,组建了人民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这段历史,过去不被看重,海军史上基本没有提及,即便提到了也常常是短短的几行字。大约是在八九年前,无意间,我得到一本《忆老虎尾》的回忆录,是当年潜艇学习队的部分老同志撰写的。读了以后,我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矿藏”,一直放在我的心头,等待着我去挖掘。
前年,我又想起了这个“矿藏”,因为还没有进行钻探和挖掘,还无法判断这是个“富矿”还是“贫矿”。让我感到惶恐和不安的是,这才过了一个甲子,如今,如果不是海军史的专门研究者,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那段历史了。我更担忧的是,有一天,当这些“老潜艇”走完生命历程时,人们是否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将那段历史带走?
报告文学是“走”出来的文学。这里的“走”指的是采访。报告文学创作必须要有采访。我甚至有些偏激地论定:没有采访就没有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作家的采访,是要讲究技巧的,你既要有面对高官时的淡定,也要有与芸芸众生交流时的激情;既要有倾听被采访者信马由缰讲述陈谷子烂芝麻的耐心,又要有驾驭被采访者陈述你最需要的材料的能力。我非常赞同评论家周政保的观点:“报告文学采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大量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获得相应的体验,并由体验而感悟、而饱满作家的感情。”
创作《潜航》,我采取的还是笨办法,一个一个干休所地跑,寻找还健在的海军第一代潜艇兵。他们带领我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寻找那段消失的岁月、那段湮没的历史……
《潜航》属于革命历史题材报告文学,这类题材的创作,我以为作者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真实重现历史,二是如何深入开掘历史,三是如何丰富历史。
时光毕竟隔离得已经久远了,而且面对的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问到当时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时,老人们总是说“难啊难啊”,再问具体怎么难,便把老人们难住了,不是回答“多少年了,早忘了”,就是说“反正你们想象不出有多难”。于是,你得有耐心,你得慢慢启发他们,帮他们慢慢打开人生的画卷。你得使出浑身解数,从他们身上掏到你所期望要的“故事”。然后,你还得根据历史资料,结合个人零碎的回忆,去伪存真,还原这段历史,真实、准确地重现这段历史。
重现历史不是目的,还必须对历史进行深入的开掘。潜艇学习队当年的驻地叫老虎尾,在采访中,我发现这些“老潜艇”,似乎每人心中都有一种“老虎尾情结”。他们特别怀念那块“故土”,特别怀念那段岁月,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其实,他们是在怀念一种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潜艇学习队组建于海军初建时期,当时由于条件局限,这支队伍基本构成都是工农干部,文化程度低,他们不懂俄语,有人甚至不知道阿基米德定律,要学习先进的潜艇技术,摆在面前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同时,他们又必须面对我军建设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复杂情况,既要有敞开大门学习世界先进军事技术的胸怀,又要坚持我军长期形成的光荣传统。包括还要解决由于生活习惯不同、文化传统不同、两军对政治工作的认识不同而带来的苏、中两军之间的矛盾。潜艇兵既是高科技兵种,又是高危险兵种,他们无论是训练还是作战,时时都面对着生与死的考验。因此,不具备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是不能干潜艇的。
肩负着圆海军百年潜艇梦神圣而又艰巨使命的潜艇学习队,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忠诚,靠着一种精神,创建起了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我将这种精神提升为十六个字的“老虎尾精神”: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为人先、勇往直前。
回顾新中国海军60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不难发现,这期间一直闪烁着“老虎尾精神”。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对海军的建设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 “南沙精神”、“亚丁湾精神”,爱国、奉献、拼搏……那像大海般浩瀚的内涵,曾经滋养和激励过多少海军将士的心灵!
我非常看重中国革命史留下的这些精神财富,它们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弘扬这种伟大而光荣的革命精神,是一名军队作家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同时,我还试图从人民军队的成长与发展中,去寻找与解读推动当代中国军队发展的原动力。
《潜航》是一部报告文学。因此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还必须是文学的。60年前的往事,如果从头写起,从“一九五一年的一个清晨,一列火车拉着二百七十五名海军官兵,秘密向北方驶去……”写起,现代读者显然是没有这种阅读耐心的。这又牵涉到作品的结构了,不能一五一十,按部就班,必须打破常规。于是,我从“现在时”寻找第一代潜艇兵写起。一开始我就有一种紧迫感——因为我手中的这份海军潜艇学习队“老潜艇”名单中,有三分之一多名字已经画上了黑框。当年潜艇学习队的5位队领导,3位已经故去;4位艇长,也只剩下两位。我刚刚确定了第一个采访对象,他却在医院里匆匆“走”了。这是一次近乎带有抢救性的采访,这同样是一次近乎带有抢救性的创作。它也给了读者一个悬念——不过,这不是作者有意故弄玄虚,而是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内在走向。接着,你还得调动各种艺术手法,对历史进行诗意的处理,写得环环相扣,抽丝剥茧,引人入胜。
《潜航》属于重构历史写作,我试图为读者了解这段已经被湮没的历史,打开一扇窗户,至于这扇窗户是否敞亮,尚有待读者的评说。
(作者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海军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