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老京剧演员,一生其实只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老老实实地学习杨派艺术,一丝不苟地继承杨派艺术,认认真真地弘扬杨派艺术。”
——汪正华
12月1日的上海,湿冷的空气中飘着细雨。龙华殡仪馆银河厅里,反复播放着汪正华的精彩唱段,端庄风彩恍如当年。简朴的告别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就在几天前的11月26日凌晨2时45分,这位一生执著杨派艺术的追梦人走了,让无数热爱他的舞台风采的人们怅惋痛惜。“听了汪先生几十年的戏,一定要来送先生一程。”今年55岁的“铁杆戏迷”林康为早早地来到告别大厅,只为恭敬地献上一枝素雅的菊花。“他认真学杨而不拘泥于杨,为杨派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离去,带走了一代人的传统,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索。”闻讯赶来的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校教师童航说。
拜马宗杨,守正出新
“当代老生格局中无疑有汪正华一席。”京剧学者、剧作家翁思再如是评价汪正华。汪正华艺宗杨宝森,以《失空斩》、《伍子胥》、《碰碑》等杨派名剧为世所重,并在新创剧《满江红》中演岳飞,《梅妃》中演唐明皇,《宋江题诗》中演宋江,创造了一些带有浓厚杨派特色的新唱段,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马连良的弟子。
汪正华原名汪道龙,1938年考入上海戏曲学校“正字班”,由陈斌雨先生开蒙,习老生。此后又向陈秀华、赵济羹学习谭(鑫培)派、余(叔岩)派戏。1945年出科后,随顾正秋剧团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地演出,后定居香港。
1950年,22岁的汪正华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其时京剧有“后四大须生”之谓,马连良居首,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各成高峰。适逢马连良在香港停留,汪正华拜师成为马派弟子。也在这一年,杨宝森赴港演出,机缘巧合,年轻的汪正华得以与杨宝森同台。两人合作多场,配合默契,一时轰动香江。杨宝森本人也很兴奋,对汪正华说:“以后你回来,我带着你演,也好给你仔细说说戏。”
这次短暂的演出合作,成为汪正华艺术生涯的新起点。从此,汪正华私淑学杨。1957年,汪正华回到上海,入上海京剧院。杨宝森则辗转到了天津,次年初就英年早逝。再也得不到杨宝森先生亲自提点了,这成为汪正华毕生的遗憾。
“不论扮相、演唱和做派,汪正华都深得杨派老生艺术的精髓。演出杨派名剧时,严格按杨宝森的路子演,在新编剧目的演出中,也明显体现出杨派艺术的风范,继承、发扬了京剧杨派艺术。”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告诉记者。
翁思再则点出汪正华在艺术上吸取了马、杨二人的长处,他回忆:“汪正华先生曾经亲口对我说,自己是从表演原则上学习马连良的,吸取的是乃师的潇洒和精致。汪正华扮戏很讲究,化妆、勒头的方式与众不同,这也是马连良亲授的。”
季正其是汪正华当年“正字班”的同学,在他的印象中,汪正华是个“戏痴”:“他好琢磨,对唱腔很有研究,不光懂老生,对花旦等行当都有研习,自己又会拉弦。有了这些优势,博采众长,才能对杨派唱腔有新的发展。”
低调做人,认真为艺
“我是个老京剧演员,一生其实只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老老实实地学习杨派艺术,一丝不苟地继承杨派艺术,认认真真地弘扬杨派艺术。”2009年,杨宝森诞辰100周年时,汪正华写下这样一段质朴的话。他在很多场合也多次说道:“我不是什么老艺术家,只是一位唱了一辈子京剧的老演员。”
问起对汪正华最深的印象,他的同事、友人、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两个词:“低调”、“认真”。
确实,汪正华太低调了,很少能在热闹的场合中找到他的身影,以至于常有戏迷感慨,哪怕他稍微主动点,获得的声名都会远远超过今日。但他就是这么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琢磨着自己的戏,不计其他。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汪正华对自己、对艺术,认真得近乎有些苛刻。
一位资深票友告诉记者,当年杨宝森先生去世后,上海有很多观众希望汪正华在沪上树起杨派大旗。汪正华不置可否,但是他的探索没有停步,《梅妃》、《宋江题诗》、《满江红》这些新剧很快创作出来,并且都立住了。
上世纪80年代,著名京剧老旦王梦云曾和汪正华几次在《龙凤呈祥》中有过合作。她回忆说:“当时这出戏类似群英会,都是各路名角儿,汪正华演刘备,他在台上特别认真,台下更是谦虚随和。”
由于他的谦虚低调,由于他对艺术的苛刻严谨,汪正华留下的录音录像资料较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专为杨宝森先生音配像。几年前,央视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请到了76岁高龄的汪正华,为他录制了《洪羊洞》、《文昭关》等剧目。导演韩震清楚地记得:虽然年事已高,汪先生没有一丝懈怠,每天早上八点来到摄影棚化妆,拍摄要进行到晚上七八点,这样强度的工作即使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也是非常辛苦的,更何况是这样一位老人。从化妆到拍摄,每一点细节他都力求完美。一天工作结束后他总是向大家道一声辛苦。
翁思再补充了这样一个细节:2003年,汪正华出演新编历史剧《大唐贵妃》里的李隆基,为了这出戏,已过古稀的他以带病之身日夜沉浸于唱腔设计,还每天跑步增加体能。这也是他艺术生涯里的最后一个作品。
汪氏杨韵,下自成蹊
“文昭关下空城计延杨调,梨园声声送正韵;浔阳楼上满江红集众腔,菊坛朵朵绽宝华。”2007年,汪正华在八十大寿的庆祝仪式上首开山门,收国家一级演员李军为徒。当日现场的一副对联,道出了汪正华对京剧的贡献。
“集众腔”以“延杨调”,结合自身条件融会贯通,唱出杨派的风格、劲头,汪正华找到了一条传承的新路。“他丰富和发展了杨派,自成一格又没出杨派的格,一听就是杨派的味道。”杨派传人程正泰的儿子朱伟刚说。
告别仪式上,讲到恩师生前点滴,李军一度哽咽:“每次去先生家学戏,先生总是又传艺又管饭,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先生病重期间,还在坚持为学生说戏。就在先生去世前几天,我将要演出《御碑亭》、《采药老人》,先生强忍住病痛,一字一句为我说戏,讲到兴奋处,仿佛又焕发出当年舞台上的光彩。”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汪正华对于收徒有些严苛,收的弟子太少了。但他对很多戏迷票友学生的拜师要求,总是尽力满足,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努力传播京剧艺术。
今年8月,《菊坛钩沉——汪正华唱腔选》首发,圆了先生多年的心愿,“汪先生完全具备自创成派的条件,他常说,学杨宝森不能复制杨宝森,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他又总是让我多听听杨宝森先生的录音,加深对杨派艺术的理解。”李军告诉记者,汪先生对很多剧目的创编都有了想法,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尽数付诸实践。作为弟子,他眼下最急迫的是整理先生留下的剧目,将《雪夜访贤》等经典剧重新搬上舞台。
大厅里,汪正华的《沙桥饯别》选段还在播放。一句“过桥便是天涯”,低徊悱恻。天涯那边,从此多了一位裤线笔直、头发一丝不苟,酷爱把玩书画、热衷美酒佳酿的潇洒“戏痴”。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