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由江苏工业学院更名为常州大学后,学校迈入了全力建设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道路,如何实现超越启动新一轮跨越发展?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教授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学校一直坚持以人才建设为抓手,坚持学术先导、外引内培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正着力打造起一支方向明确、梯队合理的高水平科研师资队伍,将人才由高原型向高原高峰型转变。
借力政府构筑人才“磁场”
去年12月,常州大学迎来了更名后的又一次机遇: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协议,共建常州大学。四方将对常大的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研究中心等予以支持,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教授介绍,历经34年的建设和发展,常州大学依托石油化工“底色”,紧跟国家、江苏省特别是常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在提升优势学科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兴领域,逐步形成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良好态势。
作为一所普通高等院校,要抢占高端人才制高点,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除了给经费、给实验室、拼学校发展潜力等共性思维,还要创新机制体制,形成“独门秘笈”。浦玉忠认为,如果把政府作为“后盾”,便能形成人才“强磁场”,最终实现人才共享共用。
邓林红,常州大学最具国内外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也是常州引进的第一位“长江学者”。谈及加盟,邓林红感慨颇多:“学校位于常州科教城,这里集聚了580家研发机构及高科技企业,中科院、清华大学等一大批科研院所在此设立研发和孵化基地,科研优势得天独厚。”
“科教城吸引各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万人,如果能引进他们参与教学、科研,学校师生便可参与到科教城大院大所的研发和生产。”常州大学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管春英告诉记者。为此,学校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壁垒,创新实施共享机制柔性引才,实现了科教城高层次人才在学校学科建设、教师指导、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立体化共享。
融入常州市引智工程,“搭车”招才,探索“学科带头人+专业团队”汇聚模式……近两年,常州大学投入9000余万元用于人才招引,共引进100多位博士、30多位海归人才,其中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5人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3人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2012年,学校决定面向全球招聘13个学院院长或副院长,为实现常州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奠定坚实的领军人才基础。
内外兼修培育人才“沃土”
“安家落户”后,邓林红正式到常州大学上班了。学校投资近3000万元,专门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与健康科学研究院,并从哈佛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引进研究助手,为他全面融入学校及常州生物医药领域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常州大学的领导层达成共识:坚持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不仅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更要为现有青年人才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今年9月伊始,钱俊峰等5位年轻博士正式到扬子石化公司报到,开始了为期1年的顶岗实践,以提升自己科研实践、服务社会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学校已实施学术能力提升、国际化视野拓展、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再提高“四大工程”,年科研经费突破1.6亿元。常州大学人事处处长黄正教授介绍,从今年起,学校计划在5年内,选派100名45周岁以下的博士赴境外研修,并每年选拔1-2名特别优秀的青年博士到世界最知名的高校深造,培养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大师。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常州大学,老师除了职称上的差异,还逐渐分成了两大“流派”——教学型和研究型。
浦玉忠告诉记者,教师分类管理可以引导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以此充分调动各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师各尽所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常州大学成为一块既能让科研才俊脱颖而出,又能让教学名师茁壮成长的‘沃土’。”
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体精神,人才之花在常州大学竞相绽放。2010年受聘于常州大学的陈新,不到2年的时间,已申请了3项国内专利和1项国际专利;姚超、纪俊玲教授主要参加的项目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孙小强教授荣获“第六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协同创新铺就超越“快车道”
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2年度基金项目评审的结果,常州大学41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金额达1960万元。申报数、立项数和资助经费均创历史新高。
浦玉忠指出,以人才引领学校建设,常州大学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技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才推动学校融入行业、融入地方,为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凭借着作为公司领路人和科研负责人的成功经验,姜兴茂教授指导和培养的学生获得的成绩让同专业学生羡慕不已。姜兴茂指导的硕士生成功申请了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基金,他带的研究生张涛正在申请PCT国际专利。
近两年,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带动常大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6年内4次问鼎国家级科技大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2012年突破历史记录达到4项;2011年首次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
史国栋告诉记者,学校提出了“研究在常大,创业在常州”的口号,鼓励人才在经济建设中释放出创新动力,同时对外整合资源,拓展人才外围合作发展空间,让科研成果走出校门,走向应用。
2010年学校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引进的孙江涛教授,依托常州科教城生物医药科技中心,研发了“抗癌新药硼替佐米”合成技术,并成功与常州亚邦药业集团医药股份公司进行了对接,进行了发明专利独占许可权的转让。
学校连续实施了“科技镇长团”项目,先后选派100余名素质好、业务精、懂科研、善沟通的博士、教授到乡镇、企业挂职。这些项目的实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搭建起了学校与乡镇、企业进一步合作的桥梁。截至目前,常州大学已与20多个市、县(区)级政府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1200多家企业洽谈了产学研合作项目。
(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