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无论学好学坏,无论喜欢与否,都要学满4年;无论兴趣如何,无论有何专长,都要接受相同的教育——这,就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然而,淮海工学院通过完全学分制改革,使不同兴趣、不同专长的学生,接受适合自身的教育。这一做法为探索高校传统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范本。
以人为本,回归教育原点
“教育的原点是为了人的发展。然而当下高等教育普遍带有深刻的计划烙印,学校按照统一的课时计划、安排固定的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刀切’式的培养,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江苏淮海工学院院长晏维龙说,教育应从学生的个人需求出发,因此,学院启动了完全学分制改革,通过三大举措把教育的选择权“归还”给了学生:一是自由选专业,实行专业注册制。新生入学前,若对被录取的专业不满意则可以重新注册另选专业,进校后,学生仍可以在第三学期、第五学期免费换专业;二是推行“自助餐”式课程供应模式。学院建立了容纳4000多门课的课程库,学生从课程库里自主选择课程;三是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挂牌上课。教师将个人简介和所教课程在网上公开,接受学生的挑选。
来自南京的张存芹同学说:“高考没发挥好,被南京一所学校录取到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而且那所学校规定一律不准换专业,后来知道淮海工学院可以换专业,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所学校,报了自己心仪的会计专业。”越来越多的考生通过完全学分制认识了淮海工学院,这所学校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下的学子,提供了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4年来,淮海工学院共有30%的学生转专业,教师上网挂课数从2008年的54门,增至147门,每年有近20人提前毕业。该院党委书记陈明辉说,如果没有完全学分制,这30%的学生将在自己不擅长的专业里郁郁寡欢。只有让学生自己掌握教育选择权,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成人成才。
尊重差异,落实教育公平
在淮海工学院,落实教育公平并非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因材施教,既不让学得慢的“吃不了”,也不让学得快的“吃不饱”。
以英语课为例,该院将英语教学分为零起点班、普通班和提高班,学生视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老师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务处处长李纪明说:“以前基础薄弱生和基础好的学生一起上课,老师为照顾基础差的同学,只能教些简单内容,这对基础好的学生不公平。同时,对一些大学前从未学过英语的学生来说,他们仍是听得云里雾里,这也不公平。”
完全学分制改革,使学生变成了主人公,精神风貌也为之一变。“现在上课率大幅度提升,逃课的少了,以前课堂上耷拉着脑袋的学生多,现在多数学生精神抖擞,有劲头。”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国贸班老师龚育尔对学生的改变深有体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淮海工学院人深知,要拿出玉匠琢玉般的心性培育每位学生。为此,该院将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引入本科生教育;与目前本科教育导师制不同的是,淮海工学院每个学业导师的导学工作一直贯穿学生4年的大学生活。
陈瑜同学就是“导师制”的受益者。她原本选修新闻专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自己不适合该专业,学得很累。“导师一直都在留意我的学习情况,他建议我先选修几门财会专业的课程,没想到我学得又快又扎实,所以在大二时,导师帮我转到财务管理专业。”陈瑜说。转了专业后,她劲头十足,学起来也如鱼得水,在大三时就修满了学分,提前毕业。
跨科交流,助力人才成长
完全学分制改革下,学生自由选专业、转专业是否会加剧专业的冷热两极分化?对于记者的担忧,该院院长晏维龙坦言:“这种现象确实有可能发生,但这种分化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需求,实际上,有导师的理性分析,加上往届毕业生的实例引导,淮海工学院并未出现专业冷热两极分化的现象。”
晏维龙介绍说,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爱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回答“钱学森之问”。该院陆杰同学就是这样一位人才,他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出了7艘航母模型,曾有人在网上出价万元购买他的作品,同学们亲切地称他“航母哥”。回忆自己的设计过程,陆杰笑答:“我选修了大量工程、机械、艺术等跨专业的课程,这些知识在我脑子里发生‘化学反应’,最后生成了7艘航母模型。”
从选专业、选课程到选导师,淮海工学院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提供思考、创造和成功的舞台,学院的“书院制”就是一个有力印证。淮海工学院设立了海州、郁洲、瀛洲、凌洲、环洲五个书院,各书院在管理机构上形成了以宿舍楼、楼层、几个宿舍为单位的三级学生组织机构,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却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多专业、多文化的交流中共同进步,并且安排老师住进书院,学生们在书院里和老师同吃同住,一同研讨学习。
瀛洲书院一位同学介绍说,宿舍里有三位同学是食品专业,另一位是英语专业,这种文理组合可谓益处多多,自己常与英语专业的同学探讨英语学习方法,在专业文化、观念的碰撞中,大家不仅扩展了知识面,更使有限的课堂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共享。
大学不是工厂,学生更不是商品,不能批量生产。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份不留遗憾的大学教育,是淮海工学院不懈追求的教育使命,这也应该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本报记者 李春林 郑晋鸣)